动力电池巨头 $宁德时代 (03750.HK)$ 交出2025年上半年成绩单:营收1789亿元,同比增长7.27%;净利润304.9亿元,同比大增33.33%。按182天计算,平均每天进账约1.67亿元——
这个“日薪”放在全球制造业中也能排进第一梯队。
从盈利能力看,宁德时代依然稳坐行业头把交椅。上半年整体毛利率25.02%,净利率18.09%,远高于上半年汽车制造业4.8%的行业平均水平。相比之下,比亚迪(002594.SZ / 01211.HK)今年一季度的毛利率为20.7%,净利率仅5.54%。此外,公司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07元(含税),合计分红45.73亿元,分红比例不低。
然而,亮眼的财务数据并未打动资本市场。业绩披露当日,宁德时代A股股价下跌5.05%,此后持续走低,截至8月14日收盘报279元/股,总市值约1.28万亿元,自7月30日以来累计下跌4.09%,明显跑输同期上涨1.57%的上证指数。
三道隐忧:份额下滑、业务承压、故事不足
第一,动力电池市占率被侵蚀。上半年宁德时代的全球动力电池装机市占率为43.05%,较去年同期的46.38%下滑3.3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有二:一是竞争对手加速追赶,比亚迪市占率升至23.55%,中创新航(03931.HK)达6.52%;二是市场结构变化——磷酸铁锂电池装车量同比暴增73%至244GWh,三元电池则下降10.8%至55.5GWh,整体市占率已从去年的7:3变为8:2。在车企利润率普遍下行的背景下(行业均值4.8%),磷酸铁锂因成本优势更受青睐,这对主攻三元体系的宁德时代形成了压力。
第二,储能业务遇冷。
上半年宁德时代储能电池系统收入28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8.2亿元略有下滑;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28.87%降至25.52%。这一板块在2021-2023年的高速增长期后,如今增速明显放缓,进入平台期。
第三,资本市场的“想象力”不足。
2019-2021年,新能源车渗透率的飙升与宁德时代产能的六倍扩张(固定资产+在建工程由不到200亿元增至超1200亿元)曾支撑股价翻倍。但如今,公司固定资产与在建工程合计规模在2023年为1404.1亿元、2024年为1423.5亿元,今年上半年为1537.9亿元,扩张速度已明显减缓。
尽管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钠离子电池、驍遥双核电池、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并在换电网络与eVTOL、Robotaxi等新领域布局,但这些尝试尚未形成规模化盈利曲线。
股价徘徊的背后
宁德时代依旧是锂电产业链的“定海神针”,但短期内,业绩与股价的背离说明市场更关注未来增量的确定性。
此次宜春矿区停产事件推高碳酸锂价格,短期或许为公司护住利润提供缓冲,但要让股价重新突破1.4万亿元的市值平台,恐怕需要一个能让投资者眼前一亮的新故事——而不仅仅是日赚1.67亿元的漂亮账面。
资本市场要的,是增长的方向感,而不仅仅是财报上的数字。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