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 9月 4th, 2025

拒绝“正确的废话”,坚持有思考的表达。

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李泽楷四度叩门,富卫首日破发:一场不便宜的保险梦

Meta财经

7月 7, 2025

7月7日,富卫集团(01828.HK)在港交所挂牌,发行价38港元,首日仅微涨1.05%,盘中一度破发。

相比2021年最初冲刺美股IPO时喊出的150亿美元估值,如今483亿港元即约62亿美元市值,几乎腰斩。

李泽楷想用这块保险拼图,给自己的资本版图讲个新故事,但资本市场买不买账,还得看真金白银落不落地。

腰斩估值换上市:补血为先

富卫并非“轻松上市”。从2021年赴美递表,到三次折返跑港交所,再到2025年5月再度递表获批,过程一波三折——“小超人”也未能一举中的。

背后原因也不难理解,亏着呢!

富卫10年来靠“买买买”快速做大,收购ING亚洲起步,相继拿下泰国、新加坡、日本、越南等市场块头业务。根据公司披露,2023年富卫年化新保费已位列东南亚前五。

但快速扩张带来沉重代价。公开数据显示,过去三年公司净利润连续为负,直到2024年才扭亏,仅录得约0.1亿美元(约8000万港元)净利,负债总额接近28亿美元。账面商誉和分销权资产占无形资产净值的一半,意味着未来一旦新单或续保承压,减值风险高于同业。

所以,此次IPO募资约30亿港元,用途更多是“补血”而非扩张弹药。

富卫集团(FWD Group)于2013年在亚洲成立,为李泽楷的盈科拓展集团公司旗下一员。

据悉,富卫连续四年位居MDRT五大香港保险公司之列;此外在全球市场,富卫集团于MDRT十大跨国公司中稳占第六位。其主要业务为提供人寿和医疗保险、一般保险、员工福利、伊斯兰教法和家庭回教保险产品。

估值并不便宜:拼区域红利能否说服市场

按富卫披露数据及彭博一致预期计算,上市后公司市净率(P/B)约1.2倍,处于东南亚区域寿险公司区间上限,相比老牌友邦(P/B约1.7倍)、保诚(约1.4倍)略低,但比东南亚二线同业仍高一档。

换句话说,腰斩后的估值并不算白菜价,核心要看李泽楷如何把“区域红利”变成真实利润。

目前富卫七成业务来自东南亚,最大市场泰国占比超三分之一。乐观者看重的是:东南亚年轻人口占比高,寿险渗透率低,理论上新单增速可持续跑赢发达市场。

但挑战同样明确。首先,当地监管收紧,如新加坡近年加强对保险分销佣金和渠道费用管控,直接影响新保费转化。其次,利率高企环境下,储蓄型保单回报压力加大,客户留存和赔付率管理都是考验。

单打独斗自然是吃力,李泽楷还有什么底牌能托举富卫一把?有的。

其盈科拓展旗下有柏瑞投资、电讯盈科、盈大地产等老牌现金流资产。近年,柏瑞部分资产已出售给大都会人寿,释放出的流动性也被视为给富卫“让路”。

理论上,盈科的金融、地产、科技客户资源,未来可为富卫带来交叉销售和高净值客户来源。但要真正兑现,还需要看到渠道端、产品端的实际协同落地,而不是停留在PPT上。

短期看,富卫上市首日平稳,市场并未给过高预期。从资本市场视角,这块“李泽楷的保险拼图”要换来更高估值,关键不在开盘表演,而在后续三年是否能稳定扩表、扭转高杠杆局面,并逐步把NBV(新业务价值)转化为可分红的利润。

保单是几十年的生意,故事讲得再好,最终也得看客户续期率、赔付率和股息兑现度。

换句话说,跑马圈地不是终点,真金白银和可持续分红才是保险股的长期硬通货。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