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将近,不破不立?
由兴业银行持股66%的兴业消费金融是一家典型的银行系消金公司。依托于银行股东的网点优势,兴业消费金融的线下发力顺风顺水,一度被称为行业“黑马”。
就在去年年底,一则“兴业消费金融董事长与总裁已脱岗一个月有余”的消息引发市场热议,有消息称两人是因公司翌日攀升的呆坏账被“带走”,也有声音表示与消金业务无关,而是因股东兴业银行的相关履职事务。
1月14日,针对沸沸扬扬的高管变动事宜,兴业消费金融方面终于向媒体证实,该公司原董事长、总裁分别辞去职务,公司将按照公司治理程序产生新一任董事长、总裁。
目前,尚未有金融监管部门就兴业消费金融的新人事任命进行批复的官方消息。
“黑马”之将累
天眼查信息显示,兴业消费金融成立于2014年12月22日,初始注册资本3亿元,在经历四轮增资后公司注册资本增至53.20亿元。
当前,公司股东分别为兴业银行、泉州文化旅游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特步(中国)有限公司以及福诚(中国)有限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66%、24%、5%和5%。
显然,兴业银行为该消金公司控股股东,从高管背景上看,也都与前者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此前风波中的兴业消费金融原董事长郑海清,同时任公司法定代表人;总裁林春,同时兼任公司董事,二人均来自兴业银行。郑海清曾任兴业银行厦门分行行长、兴业银行零售银行总部副总裁;林春则曾任兴业银行信用卡中心副总经理。公司其余多名高管也都有兴业银行背景。
据了解,郑、林二位还是兴业消费金融的初始高管团队成员。在2014年12月,兴业消费金融获批开业之时,原中国银监会福建监管局便一并核准了二人的任职资格。此后的时间里相关职位一直由二人担任,这也使得这次二人同时传出离职消息显得不太平常。
在兴业银行强大网点能力的支撑下,兴业消费金融在2018年、2019年,连续实现营收、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100%,其中,2019年净利润超过10亿元。2019年至2022年,兴业消金净利润上升并保持在行业第二的位置。
然而,同样是在2018年后,兴业消费金融的营收、净利润增速开始双双放缓。
2018年时,兴业消金净利润同比增长144.98%;至2022年,已然降至11.79%。根据其2023年上半年财报,期内兴业消费金融实现营业收入55.37亿元,同比增长16.23%;净利润12.64亿元,同比增长9.91%,行业排名从第二位下滑至第四位。
另一方面,兴业消费金融的资产质量也收到不少质疑声·。根据中诚信国际在2023年11月发布的评级报告,2020年至2023年6月,兴业消费金融的不良贷款率分别为2.34%、1.9%、2.14%、2.18%。截至2023年6月末,按逾期60天计入不良口径计算,公司不良贷款余额为17.75亿元,不良率较年初上升0.04个百分点至2.18%,截至2023年6月末,公司逾期贷款余额占总贷款的2.86%,较年初下降0.44个百分点。
银行股东股价大起大落
不少A股投资者一定对下面这个意外事件记忆犹新:
2023年12月29日,A股市场当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兴业银行股价在尾盘阶段突然上涨,直至涨停,收报16.21元。
市场广泛关注和猜测之余,上交所当晚对此事迅速发布紧急通报,初步判断这一现象为“某投资者以明显偏离股票最新成交价的价格大笔申报成交所致”,并表示将进行进一步的调查。
1月2日,兴业银行在2024年第一个交易日开盘即大跌,最终以下跌8.51%报收14.83元,公司市值降至3081亿元,一日之内市值蒸发逾280亿元——用网友的话说:钱还没捂热就没了。
从盘后的交易数据中发现,1月2日,沪股通专用席位成为当日卖出第一席位,卖出金额约2.15亿元;同日,沪股通专用席位也是买入第一席位,买入金额约为0.35亿元,卖出金额远大于买入金额。

图源:上交所官网
此外,当日卖出兴业银行的前五名的席位中,华鑫证券上海茅台路营业部和华泰证券公司总部,卖出金额分别约为0.49亿元和0.43亿元;两家机构专用席位分别卖出约0.40亿元和0.39亿元。
在买入前五名席位中,除去沪股通专用席位之外,其余4个席位分别是华泰证券公司总部、平安证券上海分公司、东方财富证券拉萨团结路第二营业部和国泰君安证券公司总部,买入金额分别约为0.33亿元、0.24亿元、0.15亿元和0.14亿元。
另一边,该行去年末尾盘涨停的谜团很快水落石出。
1月6日,上交所发布了《关于对福建省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及其4家子公司名下证券账户实施限制交易等措施的通报》(以下称《通报》),称2023年12月29日以明显偏离股票最新成交价的价格大笔申报成交,导致兴业银行尾盘涨停的投资者便是福建省港口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称福建港口集团)。
鉴于该异常交易行为已严重扰乱市场交易秩序、违规情节严重,上交所决定对福建港口集团予以公开谴责,并对福建港口集团及其4家子公司名下证券账户实施限制交易6个月的纪律处分。纵然围绕母行的种种疑云并不与其旗下消金公司直接相关,但同顶“兴业”二字,加上自身高管层换帅事宜未定、近年来业绩明显承压,兴业消金成立的这第十年,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想明白。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