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财经|谷笠
“曲线追债”事出有因,经营基本面不得“巴适”。
根据雪球网信息显示,2024年2月5日,重庆银行即将解禁共计10家股东12.04亿股(预计值),占总股本34.66%,全部为首发原股东限售股份。
其中,解禁数量排名前五也是过亿的几家分别是重庆渝富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4.08亿、重庆路桥股份有限公司1.71亿、重庆市水利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40亿、重庆市地产集团有限公司1.40亿和力帆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30亿。五家解禁股份数合计9.89亿股,合计占到本次解禁总数的82%以上。

图源:雪球网
除重庆路桥以及新方正控股之外,其余股东几乎都是国资控股,其股份解禁后对于重庆银行在二级市场的股价应当不会造成大范围的冲击。
再看股价,2024年1月3日至5日,重庆银行股价出现了许久未见也是今年以来的首个三连涨,三日分别上涨0.72%、0.14%和1.29%。
这当然是重庆银行的5.2万股东们殷切希望的。毕竟回归A后,该行股价跌跌不休并三次出手护盘也是不争的事实。
究其原因,或许与重庆银行近两年来业绩承压的现状不无关系。
同根并蒂,山城二虎
1996年,重庆城市合作银行在原重庆市37家城市合作信用社和1家城市信用合作社联合社的基础上组建成立。1998年,其更名为重庆市商业银行,至2007年更名为重庆银行,并于2013年和2021年分别登陆H股和A股。
同样来自山城,且都在“A+H”两地上市的,还有重庆农商银行。
截至去年最后一个交易日,2023年12月29日,渝农商行以4.08元/股的价格收盘,较之其2023年第四季度的股价最高点降幅为5.55%;重庆银行股价则为6.96元/股,相较于自身去年10月以来8.26元/股的最高收盘价,则是跌去了15.74%。
同期,前者总市值为463.4亿元,后者则是241.8亿元,体量相差接近一倍。
纵向比较来看,彼时重庆银行6.96元/股的价格,较其10.83元/股的发行价已然跌去了35.7%,较之上市以来的最高股价,则蒸发高达52.5%。
至2024年第一个交易日,其股价再度下挫0.29%至6.94元/股,随后几日又再度小幅拉涨,至1月5日,收盘价达到7.09元/股。
事实上,该行股价此前曾三次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
第一次发生在2021年8月,重庆银行发布公告称,拟采取由现任非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第一大股东增持股份的措施稳定股价,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2659.76万元,其中第一大股东重庆渝富增持金额不低于2585.90万元。
6个月后,该行再度发布稳定股价措施的公告,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2662.24万元,重庆渝富增持金额同样不低于2585.90万元。
到2023年,自1月3日至2月6日,该行A股股票一度连续20个交易日的收盘价低于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经调整后为11.80元),终于第三次触发稳定股价条件。2月,重庆银行发布公告称,拟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2898.27万元,并已在7月份实施完毕。
三次出手“护盘”,耗资共约8220万元。
不得不追的“债”
2023年圣诞节前的12月22日,重庆银行突然将中金公司、东方金诚等3家机构及6名自然人诉上法庭,请求赔偿债券本金5亿元,债券利息及逾期利息损失约1.99亿元,合计共约7亿元。
细看相关案由发现,重庆银行方面认为此9名被告因在此前一笔由重庆爱普地产(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重庆爱普地产)发行的债券披露文件中虚假陈述,因此对于重庆银行相关损失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时间回到七年前。2016年2月,重庆银行以5亿元独揽隆鑫地产(重庆爱普地产前身)的一笔非公开发行公司债券,即“16隆鑫01”,期限为5年,前3年的票息率和后2年的票息率分别为6.8%、7.2%。
2021年2月,该债券到期。显然的是,更名后的重庆爱普地产未能清偿。不向债务人讨债,而是朝中金公司等中介人发难,也实属事出有因。
2022年初,重庆银行向重庆一中院提请对重庆爱普地产及相关担保方诉讼并实现一审胜诉。“人算不如天算”,谁知该公司及相关担保人已无可供执行财产,导致上述债券本息至今尚未清偿。
这才有了无奈之下的重庆银行把状告对象转移到承销商、会计机构、评估机构以及相关责任人身上。该行认为,中金公司等9名被告在上述债券发行披露的文件中,未如实足额披露发行人负债及对外担保情况,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及重大遗漏等行为。
这笔七亿元的债究竟对于重庆银行而言是什么概念?
2023年前三季度,该行归母净利润为42.7亿元,也就是说,上述债务几乎占了六分之一。所以,债务人已索赔无门而出此下策,也就可以理解了。
近两年来,重庆银行的经营面的确不算太好看。
2023年第三季度,该行营收32.72亿元,同比2022年减少了15.88%;同期,归母净利润为13.64亿元,同比也下滑了6.37%。整个前三季度来看,重庆银行实现营业收入102.48亿元,同样较上年同期下降4.1亿元,降幅3.84%。

图源:重庆银行2023年三季度财报
2021年,重庆银行当年营收尚实现了11.24%的同比增长;至2022年,该行首次出现增利不增收的情况——营收同比减少7.23%至134.65亿元,为近十年来首次下滑。当期归母净利润则同比增加4.38%至48.68亿元。
资产质量或也是值得“脑阔疼”的一项。
截至2023年9月末,该行不良贷款余额为51.06亿元,较去年年初增加2.71亿元,较半年报中的不良贷款余额45.61亿元增加了5.45亿元;不良贷款率1.33%,较上年末下降0.05个百分点,较半年报中不良率1.21%上升了0.12个百分点;拨备覆盖率225.38%,较上年末上升14.19个百分点,较半年报中拨备覆盖率251.88%下降26.5个百分点。
以去年半年报数据作比可以发现,重庆银行第三季度的不良率确有抬头趋势。
值得关注的是,2023年内,重庆银行有多位董监高任职出现变动,且与重庆农商银行之间出现了多次“高管对调”的情况。
2023年4月,重庆银行原副行长隋军因工作调动辞任,随即被重庆农商行聘任为行长;8月,重庆农商行公告称原副行长高嵩因工作调动原因辞任,重庆银行旋即聘任其为该行行长。
与兄弟行互相输送高层成效如何?业绩和股价能否双双“雄起”?7亿元债券官司的“曲线救国”之策能否走通?
这家山城脚下的城商行,还有诸多关切需要回答。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