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 5月 1st,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齐鲁银行:一张千万罚单、一份突出成绩单、一个涨停板

Meta财经

1月 31, 2024

2024年首月,跌宕起伏。

2024年1月26日,“平平无奇”了很长一段时间的齐鲁银行在这个周五收获了一个涨停板:当日收盘价4.49元/股,较前一日股价上涨10个百分点。然而,三日后的周一,虽然最高价触及4.55元/股,当日收盘价却最终以4.3元/股报收,较上个涨停的周五又下跌了四个多百分点。

图源:雪球

就在此次拉升涨停的前一周,齐鲁银行刚刚宣布完成自2023年7月开始启动的一项为期6个月的股价稳定措施。

去年7月19日,齐鲁银行在上海证券交易所网站披露了《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稳定股价方案的公告》,表示因公司股价触发实施稳定股价措施的启动条件,公司采取由持股 5%以上的股东增持股份的措施稳定股价。同时,公司领取薪酬的董事(不含独立董事)、高级管理人员增持公司股份。增持金额合计不低于 56081136.37元人民币,即不到六千万人民币。

事实上,上市不到三年的齐鲁银行,已两次实施股价稳定措施。上一次触发稳定股价措施启动条件是由于2022年4月26日起至5月26日,该行股票连续20个交易日收盘价低于其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同年10月,齐鲁银行宣布稳定股价措施实施完毕,有关增持主体以自有资金通过上交所交易系统以集中竞价或通过沪股通方式累计增持0.13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0.28%,累计增持金额为0.55亿元。

该轮稳定股价措施实施完成未满一年,便出现了前述第二轮触发稳定股价措施的情形。但无论如何,从当前来看还算是有一定收效。

不仅如此,就在发布“关于稳定股价措施实施完成的公告”次日,齐鲁银行还公布了2023年业绩快报,突出的业绩表现堪称“惊艳”,预计也是加持其此次股价涨停的重要因素之一。

2023年多项业绩指标两位数式增长

今年一月中下旬,一家股份行和三家城商行率先发布业绩快报,齐鲁银行便是其中之一。2023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19.52亿元,同比增长8.03%;净利润42.34亿元,同比增长18.02%;截至去年末,资产总额6050.01亿元,较年初增长19.56%;贷款总额、存款总额分别为3001.93亿元、3980.77亿元,分别较年初增长16.69%、13.85%。

可以看到,该行资产规模已突破6000亿元,多项关键经营数据也实现同比或较年初的两位数增长,因而能够在资本市场迎来一波热烈反响也理所应当。

1996年6月,在济南市16家城市信用社和1家城信社联社的基础上,齐鲁银行的前身济南城市合作银行组建成功;1998年6月6日,更名为济南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6月6日,经中国银监会批准,该行正式更名为齐鲁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9月8日,齐鲁银行还成功牵手澳洲联邦银行(CBA)实现战略合作,是全国首批、山东省首家设立并引进境外战略投资的城商行。无论是从体量,还是盈利能力上来看,山东省内仅有与之同年成立的青岛银行能相比肩。

青岛银行成立于1996年11月21日,2015年12月在香港联交所上市,2019年1月在深交所上市,为山东省首家主板上市银行、全国第二家“A+H”股上市城商行。

由于青岛银行暂未发布2023年年报,那么仅以去年前三季度数据作比。截至去年9月末,齐鲁银行的资产总额为5684.91亿元,同比增长了15.82%;青岛银行的资产总额为5811.84亿元,同比增长了9.40%。可以看到,二者的资产规模差距已经相当微弱,前者的同比增长率则明显高于后者。

图源:根据财报数据绘制

如今,经过第四季度齐的发力,齐鲁银行全年资产规模增速达到19.56%,成功突破6000亿整数关口。青岛银行如果想继续保持对齐鲁银行的总资产领先位置,全年资产规模增速需要达到13%以上。

前三季度,齐鲁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0.97亿元,同比增长了8.24%;实现净利润29.68亿元,同比增长16.01%。青岛银行实现营业收入96.97亿元,同比增长1.83%;实现净利润30.9亿元,同比增长16.1%。因而,从截至去年三季度末的资产总额、营业收入乃至净利润来看,青岛银行稍压齐鲁银行一头,但后者表现出来的高成长性则大有赶超前者之势头。

年初现千万罚单,内控风险值得警惕

2024年1月8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官网披露了一份鲁金罚决字〔2023〕86号处罚文件,显示齐鲁银行有限公司因关联交易贷款管理不到位、流动资金贷款管理不到位、房地产贷款管理不到位、个人贷款管理不到位、同业投资业务管理不到位、违规开展委托贷款业务、结构性存款交易运作和管理不到位、贷款风险分类不准确、以信贷资金购买本行不良资产、内控管理不到位,严重违反审慎经营规则、向关系人发放信用贷款管理不到位等多项案由,被山东监管局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合计1495.13万元。

从罚单上来,齐鲁银行15项违法违规事项中有10项为“不到位”,涉及贷款问题的占了多项,总分行皆被罚。其中,总行占大头,罚款1375.13万元,分支机构则为120万元。一般而言,由于分行采取不合规的方式发展业务,而总行管理不到位才会均遭到处罚。

另外,齐鲁银行时任行长助理、副行长,营业管理部总经理,济南山大路支行行长等多名高管也接到了罚单。

齐鲁银行因信贷管理问题被罚早有先例。仅在2023年,该行就曾三次因贷款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收监管罚单,涉及主体为齐鲁银行聊城分行、秦安分行以及滨州分行。

算上此次的千万级罚单,2023年年内齐鲁银行涉及信贷管理等相关问题收到的罚款总金额达1600万。此外,2023年8月,该行还因存在金融统计指标数据错报、违反账户管理规定、违反商户管理规定等八大问题,被中国人民银行济南分行警告并罚没661.28万元。

从积极一面看,虽然内控问题须保持关注,齐鲁银行近年来的不良贷款率确有逐年下降趋势。2023年业绩快报披露,该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26%,较年初下降0.03个百分点;2020年-2022年的该项数据则分别是1.43%、1.35%和1.29%。去年中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6月末,制造业及批发和零售业是齐鲁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来源。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