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月 30th,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一“碳”难求,碳中和ETF首发登陆,“双碳”或成下一个风口赛道

Meta财经 | Danny

现如今,新一轮全球碳中和浪潮正在兴起。伴随着“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正式提出,我国“双碳”事业发展也将迎来飞跃式的发展。而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未来10年时间里,“双碳”也将成为投资风口赛道。

8只碳中和ETF正式上市,抢申大战一触即发!

7月4日,此前“喜提批文”的8家基金公司易方达、广发、富国、汇添富、招商、南方、工银瑞信、大成,正式发售其旗下的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基金。这是国内首批碳中和ETF产品,其中沪深两市交易所各四只。

据悉,此次公开发售的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跟踪的是SEEE碳中和指数,主要投资方向是“深度低碳”和“高碳减排”。据公开信息显示,8只碳中和ETF发售第一日的募集总规模逾已经达到50亿元。

据上述8只碳中和ETF的募集信息,广发、富国、易方达和南方等4家旗下碳中和ETF募集时间为3天,汇添富、大成、招商和工银瑞信旗下碳中和ETF募集时间为5天。从募集金额上限来看,工银瑞信将募集规模上限设置为20亿元,易方达、广发、富国将募集规模上限设定为80亿元,其余4只产品未设置募集上限。

据业内人士透露,此次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一经发售便引起二级市场的追捧,截至下午三点,易方达和南方旗下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ETF单日募集规模达到了12亿元左右,成8只产品中最“受捧”的两只产品,富国、广发旗下的碳中和ETF募集规模在8亿元左右。

资深业内人士向Meta财经透露,这只是募集的开始,首发日的募集规模与业内预计情况相比还是很保守的。后续几天不出意外,募集进度会加快。现如今,碳中和这个赛道机构也是十分看好的。

而深圳跨越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葛运帅则认为,这些ETF普遍的封闭期是半个月,目前基金新发跌至冰点,这些基金多为政治任务下的冲量资金,封闭期打开估计会很大部分会走掉。

ETF异军突起,二级市场蠢蠢欲动

据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3日,今年共发行66只ETF,合计发行规模286.39亿元,相比去年同期数量下降52.52%,规模缩减72.10%。6月份共发行10只ETF,发行规模合计82.19亿元,远超5月份发行6只、规模合计30.03亿元的水平。

具体来看,近期ETF计发行规模为56.19亿元,单周发行规模创今年来最高水平,其中有两只ETF发行规模突破10亿元,而富国中证电池主题ETF为今年来发行规模最大ETF。

上海证券分析师孙桂平表示,近期公募ETF的业绩可圈可点。本期除商品ETF和跨境ETF下跌外,其他大类ETF收益为正,其中主题ETF和风格ETF表现略好。今年以来风格ETF跌幅明显小于宽基ETF和行业主题ETF,两者之间的收益率差距在5个百分点左右,商品ETF近期表现欠佳,今年来收益率继续下滑;本期货币ETF规模明显缩小,债券ETF和主题ETF规模有所增加,货币ETF和风格ETF资金流出,而债券ETF和商品ETF资金流入。除宽基ETF外,其他类型ETF活跃度明显提升。

从上一季度各只ETF的具体情况来看,Meta财经选择了本期业绩表现优异的ETF,具体见下表。他们本期的平均收益已经达到7.5%,而同期的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分别为1.17%和1.49%。而从其投资方向来看,主要集中于稀有金属、旅游、半导体芯片、新能源等方向。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从资金流入情况来看,Meta财经选取了近期资金流入金额规模较大的ETF,详见下表。最近一个月的规模增加平均达27.96亿元,具体投资方向包括,新能源汽车、半导体芯片、中证全指数三个方面。据此,不难看出,随着“黑天鹅”的起飞,股市也逐渐“回暖”,北向资金的回流二级市场,上述四个热门赛道依旧吸引了大波投资者的青睐。

数据来源:同花顺iFinD

“碳”基抢滩登陆,机构看好“绿色”赛道长期潜力

投资者对碳中和ETF的热衷,也引发了机构对于“绿色”板块的关注。6月21日获批的鹏华基金管理的鹏华深圳能源清洁能源REIT,于7月5日正式发行,这也是国内首只清洁能源 REITs全部配售对象拟认购数量总和为初始网下发售份额数量的109.15倍,创目前业内已发行公募REITs的行业记录,并且确认最终定价结果为5.896元/份。据悉,该基金合同期限为34年,准予基金募集份额总额为6亿份,托管人为招商银行。

鹏华基金表示,鹏华深圳能源清洁能源REIT是扩容新行业内的首只公募REITs产品,项目属于双碳概念基础设施证券投资基金标的,主营业务与国家双碳目标高度契合。鹏华基金将在以绿色金融推动能源转型发展、助力实现“双碳”目标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有利于增强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质效。

“碳中和”是我国近年来重点关注的领域,赛道确定性较强,具有较高的增长潜力,这也是多家头部公募机构抢跑碳中和赛道的重要原因。相较于主动型基金,ETF还具有费率低、持仓透明、跟踪误差小等优势,既可以享受市场带来的β收益又可以获得行业上行带来的红利,善于捕捉碳中和大背景下的中长期机遇。

富国基金表示,从市场表现来看,在新旧能源过渡期,新能源受益于需求向好,旧产能受益于供给收缩,两者都有基本面支撑。同时,在流动性较为充足的情况下,成长、价值风格或开启轮涨模式,此前涨幅相对偏弱的有色、化工、建材等稳增长受益的价值行业有望迎来补涨。因此,新旧能源均衡配置,享受碳中和大方向带来的业绩高增长,或将获得更稳健的投资体验。

至于碳中和的投资逻辑,易方达指数研究部总经理庞亚平认为,碳中和实现路径下对应两大投资主线,值得投资者高度关注:一是从增量角度看,深度低碳领域的投资机会未来空间较大,包括清洁能源及储能、新能源车、减碳及固碳技术等。二是从存量角度看,传统高碳转型企业通过技术改造,逐步向绿色发展转型的投资机会,如能源供给侧的绿色电力、上游周期制造板块减碳转型等。

现如今,新一轮全球碳中和浪潮正在兴起。伴随着“2030碳达峰,2060碳中和”目标正式提出,我国“双碳”事业发展也将迎来飞跃式的发展。而对于资本市场而言,未来10年时间里,“双碳”也将成为投资风口赛道。随着碳中和ETF首发的白热化,“双碳基金”正式进入投资者视野,相信未来必定可期。

编辑:火华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