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 5月 1st,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东航空难或赔付七至八个亿,保险行业已启动紧急预案

Meta财经

3月 22, 2022

Meta财经 | Amanda

3月21日,东方航空云南公司B-1791波音737-800型飞机,在执飞昆明至广州的MU5735航班任务过程中,于广西梧州藤县上空失联并最终坠毁。机上人员共132人,其中旅客123人、机组9人。截止发稿前官方尚未通报伤亡情况。

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飞机失事后立即启动应急机制,派出工作组赶赴现场,并开通家属应急援助专线 4008495530。

民航业时隔12年再度发生空难事故

针对空难,波音中国方面也做出回应,称正在收集更多信息。而保险行业已启动紧急预案。据《中国银行保险报》,广西银保监局已成立了省、市两级应急处置小组,要求辖内44家保险公司启动一级响应,全面开展排查。梧州银保监分局、中国人寿、人保财险等相关负责人正在赶赴当地。

东航空难或赔付七至八个亿,保险行业已启动紧急预案

此次涉事航司为中国东方航空云南有限公司,而2004年“11·21”包头空难执飞的也是东方航空云南公司的飞机,机型为CRJ—200B—3072号,执行包头飞往上海的MU5210航班任务,在包头机场附近坠毁,最终造成55人(其中有47名乘客、6名机组人员和2名地面人员)遇难,直接经济损失1.8亿元。

距今最近的一次民航客运飞机空难是2010年“8·24”伊春空难。原河南航空一架ERJ-190飞机执行哈尔滨至伊春的航班任务时,在黑龙江省伊春市林都机场跑道附近坠毁,部分乘客在坠毁时被甩出机舱。该次事故造成44人遇难,52人受伤。

时隔近12年后,中国民航业再度发生空难事故。自2010年8月24日-2022年3月21日,中国民航航空运输持续安全运行4227天。

依据中国民用航空局通报结果,1980年以来,中国大陆共发生28起民航空难,前27起共造成1474人死亡。2022年2月25日,民航局相关负责人宣布中国民航持续安全飞行突破1亿小时、137个月,创造了世界民航史上最好的持续安全飞行纪录。

本次失事客机机龄6.8年,属于较新的客机,可载客约189人。3月21日14时19分,MU5735从巡航高度骤然下降,飞行速度亦从每小时约845公里开始减速;14时21分,该航班丢失ADS-B雷达信号。

保险公司或赔七至八亿

截止3月22日,已有超过50家保险公司启动了应急响应。这次空难保险将会涉及多大金额?

业内预计,飞机机身损失面,波音737-800报价约8000万美元,该飞机机龄6年8个月,折旧后也应在人民币3-4亿元,航空公司肯定购买了保险,预计最终赔款3-4亿。

承运人责任方面,按照中国《民法典》,民用航空器造成他人损害的,民用航空器的经营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按照2021年修订的《民航法》,国内航空运输承运人的赔偿责任限额,由国务院民用航空主管部门制定。而目前能找到的最新规定,是2006年1月颁布的中国民用航空总局令(164号),每名旅客为40万元,每名旅客随身物品3000元,托运的行李&货物每公斤100元。

但,这个版本过老,且2006年以来都没更新。据Meta财经了解,2010年的伊春空难不同家属获得了96万、130万、150万、180万不等的赔偿,那么十二年后的今天,恐怕每人很难低于200万。

如果按人均200万计算的话,此次人身赔偿应达到2-3亿。如果买足保险,即可全部转嫁给保险公司;如果没买足,航空公司则自己要承担部分。

航空意外险部分,买航意险的比例在30%左右,有买40万的,也会有买100万的,甚至会买到1000万;有些高级银行卡会员还会获赠较高的限额。以目前的投保比例看,大概金额在2000万左右。

涉及乘客自己买的保险,如意外险、人寿保险等,保单分布在各家保险公司。根据国内保险投保率,预计也不大会超过30%;预判金额在几千万左右。

综合上述结论,第一大损失为机身,3-4亿,应由保险公司全额赔付;

第二大损失,承运人责任险,应在2-3亿左右,但可能没足额投保,保险要赔的不一定这么多;

前两项损失,按照目前所能获知的消息,人保是主承保,平安和太保也有参与。

其它损失,如航意险、意外险、寿险等,预计在1亿以内,由相应的保险公司进行赔付。

以上损失,总计在6-7亿元。

如果是制造商责任,相应的赔偿就要由制造商的保险公司承担。而如果涉及国外巨额赔案,最高的每人能赔1000万美元,总金额27亿美元,折合人民币一百多亿。

当然,在最终结果尚未出炉前,作为普通人,五花八门的臆测没有任何意义。

另外提醒一点,在黑匣子尚未找到前,切莫轻易揣测本次客机失事原因。

编辑:杨帆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