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月 30th,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年内公募新发市场:整体承压、债强股弱,诺安基金、前海开源基金和中加基金等零推新

有触底便有反弹,合理期待一个开门红。

年终将近,梳理年内公募基金新发产品情况发现,或是受市场震荡行情影响,今年以来的基金发行市场一方面是数量与规模出现了明显下降,另一方面以发行产品的数量和类型计,各家公募的分化情形也比较突出。

根据同花顺数据,截至12月25日,今年以来约有1222只公募基金成立,总发行规模约1.09万亿元。相较于去年同期1350余只的产品数量和约1.3万亿的份额而言均下降不少,8.9亿份的平均发行份额更是几乎创下历史新低。

马太效应显著:20家公募占发行规模半壁,20“一基未发”

据统计,年内的新发基金来自约135家公募基金,其中发行规模排名前20的公募基金合计发行规模约5862亿元,占比近54%,头部基金公司在新基金发行市场的重要地位愈加凸显。

发行规模超400亿元的公募有南方基金、招商基金、易方达基金与鹏华基金;发行规模在300亿元至400亿元之间的则有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嘉实基金、浦银安盛基金与华安基金。

另一面,部分公募年内也出现了在新发基金上“一枝独秀”甚至零推新的情况。

如东方阿尔法基金、国融基金、瑞达基金、国新国证基金等23家基金公司今年以来仅成立一只基金产品。另有20家包括券商资管、保险资管等在内的公募机构“一基未发”,多为中小机构,其中规模在百亿至千亿之间的有中邮创业基金、新华基金、德邦基金、圆信永丰基金、长安基金、中海基金与新疆前海联合基金7家;规模均不足百亿的有新沃基金、先锋基金、北信瑞丰基金、江信基金、九泰基金等10家公募机构。

比较意外的是,三家管理规模超千亿的公募也位列零推新名单——诺安基金、前海开源基金与中加基金。

不约而同选择“持营”大于“推新”战略,或许是基于2022年以来某些不利情形的暂时性调整。以成立仅10年便晋身“同龄”基金公司之佼佼者的前海开源基金为例,其2022年的管理费收入为14亿元,排至行业第27名,较之不少高规模的老牌基金都要多。主要原因是其基金规模中偏股型基金占比高,带来了相应更高的管理费费率。

2019年到2021年初的牛市使得偏股型基金取得了高收益,然而,近2年的均值回归也带来该类型基金的较大回撤,也导致了巨额亏损的利润——2022年,前海开源基金利润亏损高达275.7亿元,行业排名倒数第十五;2023年三季度利润亏损67亿元,行业排名倒数第十四。

据统计,前海开源基金近2年亏损超过30%的基金总共有41只,占成立超2年91只基金的四成,在行业也处于较高比例。其中,有14只基金(A/C份额分开计算)近2年的亏损超过40%,行业排名倒数10%;更有7只产品亏损超过50%,如前海开源一带一路混合C近2年亏损高达55%。

如此背景下,在今年侧重发力“持营”,未必不是一个稳妥的选择。

新发基金“债强股弱”,公募抱团自购护盘

近两年,权益类基金明显降温,相对低风险的债基相对更受市场的青睐。从发行结构来看,新发基金“债强股弱”特征显著。

Wind统计显示,截至12月初,今年以来新发行的权益类(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债券型基金的数量分别为654只、338只;发行份额分别为2769.51亿份、6926.05亿份。从发行份额占比来看,权益类基金占比仅为28.5%,而债券型基金占比则高达68.9%。

从单只产品发行规模来看,新成立基金中,共有261只基金发行份额超过10亿份,占比为22.63%;发行份额超过50亿份的基金仅有56只,其中54只都是债券基金,另外2只产品分别为华安景气领航混合与中信建投国家电投新能源REIT。

面对颓势,公募机构们也未作壁上观。在今年8月份前后和10月底以来,基金公司密集开启了两波自购潮,包括易方达、招商、华夏、广发、富国、嘉实、银华等多家基金公司陆续宣布自购旗下公募基金,合计金额超过22亿元;另据东财Choice数据显示,截至12月27日,今年以来基金管理人合计出手自购金额超过60亿元。

21家基金管理人年内自购金额超过1亿元。其中,易方达基金自购金额最多,达4.75亿元,共计自购26次;华夏基金自购4.5亿元,合计自购37次;南方基金、长江证券资管分别自购17次和4次,自购金额也均超过3亿元。此外,国泰基金、国泰君安资管、富国基金年内自购金额在2亿元以上。

除了真金白银提振市场信心,11月以来的新发基金市场也出现了回暖迹象,公募基金发行规模超过1300亿元,创下今年4月以来的单月新高。正在发行的基金中有超过20只产品预计将在2024年初成立,可以预计更多开门红产品也在积极布局之中。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