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月 30th,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中国平安:11万亿巨轮的远航,不止数字

Meta财经

3月 25, 2024

META财经|谷笠

摘要:期待估值的合理回归。

对于头部保险公司而言,2023年的经营基本面十分重要:

这是三年疫情后政策全面优化、保司内部改革成效初显的一年,是对未来几年行业发展情况有指征意义的关键年。

3月21日,中国平安发布了2023年年报,再度成为中国上市保险公司中首个披露完整财务报告的打头阵者。

当每一个数据都被拿到聚光灯下放大推敲,中国平安稳健、富有韧性的经营底色,和对长远发展的坚定信心,一览无余。

投资收益不止数字,分红水平跑赢行业

2023年中国平安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179.89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856.65亿元,基本每股营运收益6.66元;寿险及健康险、财产保险以及银行三大核心业务保持稳健,三项业务合计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409.13亿元。

高质量的发展终归也要体现在“回报”层面,论及广大股东和投资者们最关注的项目,投资收益乃至分红水平无出其右。

首先看到,中国平安在2023年的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6%,同比上升0.9个百分点;总投资收益率3%,同比上升0.6个百分点。除了纵向对比呈现回升向好态势,平心而论,如此成绩在去年的市场环境下与同业横向对比,更见真章。

根据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数据,2023年保险资金综合投资收益率为3.22%,财务投资收益率为2.23%。即便是中国平安将长期投资回报率假设从5%下调至4.5%,也并不影响其两项投资收益指标跑赢行业的事实。

何况,报表数字只能表现账面价值,中国平安背后尚未“变现”的’投资收益价值不应在种种分析中被忽略。例如,平安险资持有近1600亿元优质投资型不动产,以及早先配置的千亿级长久期债券和股票权益投资,其潜在的市场价值和市值浮盈等均未在报表覆盖范围内。

简言之,评价像中国平安这样总资产达11万亿的金融“巨轮”,维度应更加综合、目光当愈加长远。

在分红方面,平安也不负众望,其派发2023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1.50元,全年股息为每股现金人民币2.43元,同比增长0.4%;按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计算的现金分红比例为37.3%,分红总额连续12年增长——注意,如若按照归母净利润计算,该分红比例将进一步提升至不低于40%。

据上述推算,2023年全年,中国平安派现总额超440亿元。

不得不强调一句,以营运利润而非净利润为分红基数,展现了中国平安在整个A股市场上独一份的自信和气度。相比较净利润而言,营运利润主要来自于业务经营结果,剥离了投资收益、折现率变动以及一次性重大项目调整等波动性较高、非常规性的影响因素,对于保险公司当期的业绩是更加清晰和客观地反映。

更加难得的是,当A股上市险企纷纷于2023年采用新保险合同准则和新金融工具准则,营运利润相应受到不同程度影响的背景下,中国平安选择了调高分红水平,以保障对广大股东和投资者的回馈力度不被拉低。

时间线再拉长一些,自2007年中国平安上市以来,除了遭遇普遍金融危机的2008年,其每年分红两次的传统实践一直被保持着。翻看近十年来的公开数据,中国平安自2012年以来累计分红24次,分红总额高达2823.7亿元,在沪深两地上市公司中居于前列。

2022年,在五家A股上市险企合计781.93亿元的分红金额中,中国平安以438.2亿元强势占据半壁江山——占比超过56%。

如今,当资本市场整体波动和信用风险上扬波及所有上市同业,中国平安预计2024年仍将保持现金分红频次,中肯地说,这在整个资本市场都不多见。

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到,中国平安管理层在多个场合表达的“对未来三年乃至长期健康增长的信心”,从来不是说说而已。

四大渠道以进促稳,寿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6.2%

随着疫情后政策全面优化、保司内部改革的逐步落实,2023年中国平安寿险板块迎来升势,寿险及健康险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36.2%。以最新投资收益和风险贴现率等计算,其寿险及健康险业务新业务价值预估达310.80亿元。从13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2.5个百分点,25个月保单继续率同比上升6.8个百分点等数据来看,中国平安寿险业务品质的改善也在稳步推进。

根据各家披露的保费情况,2023年A股五大上市险企共实现保费收入2.69万亿元,中国平安以8006.95亿元的收入规模与2022年一样保持领先地位。 

对于增长原因,中国平安联席首席执行官郭晓涛认为,主要得益于代理人人均新业务价值大幅增长89.5%,代理人渠道新业务价值增长40.3%,以及改革后银保渠道的强劲势头。

从人海战术转向高质量发展是集团寿险改革的重要经验。通过主动提升代理人质量,产能同比提升近90%,收入同比提升近40%,中国平安的这支代理人队伍逐渐蜕变成一支更精简、更高素质、更有创收能力的队伍,而这也距离平安最初发起寿险改革的初心越来越接近。

与代理人渠道一同驱动新业务价值增长的还有银保渠道,搭载着与平安银行独家代理模式的持续深化能力,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在2023年同比增长高达77.7%。此外,社区网格化渠道已在51个城市铺设65个网点,下沉渠道则持续在七个省份推进销售。

早在2019年,中国平安便率先围绕“4渠道+3产品”战略启动寿险改革转型,经历了“刀尖向内”在阵痛中前行的四年后,平安人正在迎来收获的季节。

业绩挂网次日,中国平安于沪港两地举行了2023年报业绩发布会。“中国平安的核心主业很稳健,同时我们处在一个好的行业,公司‘综合金融+医疗养老’战略前景可期”,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在会上表示。

十年来,立足中国社会老年化进程深入发展,依托自身强大的综合金融能力,中国平安深耕医疗养老生态圈成果斐然。截至2023年12月31日,平安内外部医生团队约5万人,合作医院数超3.6万家,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合作健康管理机构数超10万家,合作药店数达23万家。在集团2.32亿个人客户中,已有近64%的客户同时使用了医疗养老生态圈提供的服务。

在创造独立价值增量的同时,中国平安医疗养老生态圈也通过差异化的“产品+服务”反向赋能金融主业。2023年,集团医疗健康相关付费企业客户超5.6万家,平安健康过去12个月付费用户数近4000万,实现健康险保费收入超1400亿元。

亮点频频,不一而足。只能说,用股价来评判这样一家险企龙头终究是本末倒置了,更科学的逻辑应该是以这样一份经营业绩为基础来判断股价表现,后者尚且未能匹配才是事实。

我们期待市场以更加理性客观的解读,引导中国平安资本市场估值的合理回归。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