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大量资金涌入宽基ETF,凸显其市场“压舱石”作用。多家基金公司发布乐观预判,认为政策加码或是行情反转催化剂,A股和港股估值具备吸引力。
宽基ETF成资金避风港,凸显市场稳定器作用
近期A股市场波动加剧,但宽基ETF却逆势获得资金追捧。截至4月10日,本周以来股票ETF净流入超过1700亿元,其中沪深300ETF、中证500ETF、中证1000ETF等宽基ETF吸纳了上百亿资金,个别ETF的净流入甚至超过350亿元。
这一趋势在4月更为明显,仅华泰柏瑞、易方达、华夏、嘉实旗下的4只沪深300ETF净流入就超过了1000亿元。南方中证500ETF、南方中证1000ETF、华夏上证50ETF等也获得显著资金流入。
同花顺iFinD数据显示,本周股票型ETF累计实现的资金净流入已超过1700亿元,超过了上周整周的净流入,创下2024年以来最高水平。与资金追捧宽基ETF相呼应的是,新发ETF也以宽基为主。
截至4月8日全市场有14只ETF正在发行中,跟踪的多数是沪深300、中证800、中证A500等主流指数。中金基金发行的是沪深300ETF,鹏华基金、广发基金、富国基金发行的是中证800自由现金流ETF,摩根基金发行的是沪深300自由现金流ETF,国泰基金发行的是中证A500增强策略ETF。 接下来准备发行的12只ETF中,同样有不少是跟踪热门宽基指数。
机构乐观展望后市,政策加码或是反转契机
在资金借道ETF做多权益资产的同时,多家基金公司也陆续发布二季度和4月投资策略,对权益资产未来走势给出乐观预判。
景顺长城基金认为,外部风险超预期将促使国内逆周期政策力度进一步加大,叠加年初以来科技叙事和地缘叙事都发生了相对有利的变化,近期回调后,市场整体估值再度具备吸引力,中期表现仍然值得期待。
富国基金则表示,当前中国权益资产在经历过去几年的下跌后,估值在全球具有一定的性价比,当前市场风险偏好较低的环境下,政策加码或是反转的催化剂,当前政策尚有余力。
中银基金坚定看好中国经济的成长潜力以及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前景,随着近期一系列政策持续加码,有力提振了国内外投资者对A股市场的信心。
华安基金认为,当前A股核心资产估值处于历史低位,叠加人民币资产避险属性增强,为价值投资者提供了难得的布局窗口。
摩根士丹利基金表示:“基本面受影响很小、本身经营能力强、商业模式稳定,但因市场情绪导致大幅下跌的优质公司是值得加大力度关注的”。
具体到后市布局策略上,博时基金宏观策略部建议,4月后市场进入全年重点“看业绩”阶段,围绕哑铃型配置防守为先,关注日历效应的启示。
华夏基金表示,“AI+”仍是行情主升浪,同时,关注困境反转主题的筹码平衡机会。中银基金建议短期关注红利与消费行业,中期关注科技成长方向的趋势性机会。平安基金表示,后市可聚焦红利资产与自主可控方向进行布局。招商基金建议关注低估值的金融、能源、公用事业等红利属性行业,高质量板块关注消费板块的白色家电和食品饮料,以及反内卷政策带来的中游相关行业的盈利修复性机会。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