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财经|NICK
上半年净亏损5.9亿,“换帅”之后,金融壹账通在实现两地上市之后,仍待一份盈利财报向投资者证明自己。
8月17日,平安集团旗下壹账通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下简称“金融壹账通”)发布了回归港股后的首份财务报告。今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6638.HK)实现营收21.52亿元,净亏损5.9亿元。同时,金融壹账通还发布了一则重大人事变动公告称,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叶望春因家庭原因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仍保留执行董事职务;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沈崇锋获委任董事长职务,相关任命即日起生效。
通告发布后,一时间引起投资者热议,有投资者认为,换帅举动或同金融壹账通长期以来深陷盈利难的泥淖,二级交易市场不温不火有关。
长期以来,金融壹账通业务呈现出高度依赖平安系的特点,同时,在去年8月,其还曾被匿名举报称涉及财务欺诈、商业贿赂等行为。随后,针对该举报,金融壹账通彼时经自查后,发布公告予以澄清,但该举报仍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投资者信心。
如今,金融壹账通在实现两地上市后,或亟需一份盈利的财报向投资者证明自己。
公开资料显示,金融壹账通是中国企业金融服务行业的商业科技服务提供商,业务主要为向金融机构客户提供整合技术方案,业务主要包括向银行金融机构提供数字化银行解决方案,数字化保险解决方案和数字化基础设施建设。
2019年12月,金融壹账通于纽交所成功上市。而在今年7月4日,其又成功通过介绍方式在港交所正式挂牌。金融壹账通成为首家在美港两地双重上市的金融科技中概股。但两地的成功上市,并没有为其带来二级交易市场的火热,截至8月18日收盘,金融壹账通报3.03港元/股,较7月6日的股价高位8.154港元/股已跌愈6成。

(来源:2020年半年报)
财务数据方面,实际上,近年来金融壹账通营收始终保持增长态势。半年报显示,金融壹账通2022年上半年实现营收21.52亿元,同比增长20.4%,而2021年全年,金融壹账通营收达41.32亿元,同比增长24.76%。
但问题便在于,作为一家公众公司,自上市四年以来,金融壹账通并未向投资者展示其盈利能力,常年处于盈利难的状态。今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净亏损高达5.9亿元,尽管较去年同期收窄15.37%,但仍然未能实现盈利。而2019年至2021年,金融壹账通分别净亏损16.88亿元,14.14亿元和13.31亿元。
实际上,作为一家金融科技企业,单以毛利率来看,其盈利能力看似颇为强劲。今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毛利率达35.27%,较去年同期上升3.67%。而2019年至2021年,金融壹账通毛利率常年维持在34%左右。在较高而稳定的毛利率下,金融壹账通仍然能以实现盈利一定程度上同其期间费用离不开关系。
从财务数据来看,对于期间费用挤压利润的问题,在今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费用控制。金融壹账通上半年销售费用为2.18亿元,同比下降25.85%,销售费用率从去年同期的14.24%下降至10.13%。但在销售费用下降的同时,金融壹账通管理费用却达11.42亿元,同比上升10.74%,占营收过半。

(来源:金融壹账通公告)
在公布港股上市后首份财报之余,金融壹账通还同时公布了“换帅”公告称,公司执行董事兼董事长叶望春因家庭原因不再担任董事长职务、仍保留执行董事职务;公司执行董事兼首席执行官沈崇锋获委任董事长职务,相关任命即日起生效。
有投资者认为,“换帅”或主要由于金融壹账通近年来营收增速放缓,盈利难有关。
此前,沈崇锋曾任金蝶软件(中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总裁及轮值总裁。金融壹账通董事会表示,沈崇锋先生在SaaS软件领域拥有超过20年的成功经验,非常契合公司发展二阶段的“客户深耕”战略。
除了深陷盈利困境以外,金融壹账通还存在营收高度依赖单一客户的情况。
招股书显示,2019年、2020年,金融壹账通来自平安集团的销售总额分别占全年营收的42.7%和52.1%,来自陆金所的销售总额分别占营收的12.7%和10.4%。也即是说,2019年和2020年,金融壹账通来自平安系的营收占比高达55.4%,62.5%。而到了2021年,平安集团和陆金所合计贡献了金融壹账通66%的营收。

(来源:金融壹账通半年报)
从最新的财报来看,金融壹账通仍然呈现出对平安系的高度依赖,平安系对金融壹账通的营收贡献占比仍在进一步拉升。今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来自平安能集团和陆金所的营收分别占比23.1%和43.6%,合计高达66.7%,高于此前2021年年报中的66%。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金融壹账通曾遭匿名举报称,存在财务造假、商业贿赂、市场操纵、欺骗监管、非法隐瞒重大信息披露等违法行为。
2021年8月,一份落款为“Yong lin research ”的举报信在市场中流传。举报信中称,金融壹账通依赖平安集团的集团利益输送,但大部分收入都要通过研发费用返还。
2022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研发费用达7.4亿元,同比上升15.7%。而2019年至20212年,金融壹账通研发费用分别为9.56亿元,11.73亿元,13.53亿元,分别占营收的41.06%,34.78%和32.74%。2020年和2021年两年,金融壹账通研发费用分别同比增长22.72%和15.32%。

(数据来源:金融壹账通财报 制表:Meta财经)
作为一家金融科技企业,金融壹账通研发费用有多高?2019年至2021年,2022年上半年,金融壹账通的毛利分别为7.66亿元,12.43亿元,14.37亿元和7.59亿元。从上图可以更直观的看出,每个报告期内,金融壹账通研发费用和其毛利近乎于“持平”状态。也即是说,毛利扣除研发费用后,金融壹账通的业务便近乎于一场“亏本”买卖。
同时,值得注意的是,平安集团为金融壹账通控股股东,持股48.1%。而在此前,举报信中还指出,平安集团已经同香港汇丰银行签署协议,在两年禁售期后,汇丰银行作为交易券商,将通过特殊结构卖出平安集团直接及间接持有的全部金融壹账通股份,但这项重大交易却未被披露。
彼时,该举报信在市场中造成了极大影响,金融壹账通在11月发布调查结果公告称,由公司独立董事组成的审计委员会在外部律所的指导下,对相关指控进行了逐一调查,未发现与匿名信举报内容相关的问题发生。
研发费用和毛利近乎持平或许只是一场连续的“巧合”。
对于研发费用增长是否合理,后续是否有控制研发费用的相关计划等问题,Meta财经以邮件的形式联系了金融壹账通董秘办,但截至发稿,尚未取得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