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财经| 许小萌
12月19日,《中国上市公司ESG发展报告(2022)》发布,引导上市公司加强ESG能力建设。在全球性危机及问题的严峻挑战下,ESG理念在国际国内社会逐渐形成共识。
前不久,欧盟ESG报告也开启新篇章。作为欧盟在ESG领域推出的第一项准则,《非财务报告指令》(NFRD)在今年11月28日被废止,取而代之的是欧盟最新发布的《公司可持续发展报告指令》(CSRD)。CSRD指令的发布是欧盟ESG立法进程中里程碑式的一步,标志着全球ESG治理的再度升级。两项指令的更迭,最大的区别在于,报告披露原则将由原本的自愿原则转变为强制披露原则,这也意味着欧盟对于ESG信息披露的要求正在不断提升。
除了披露原则的改变,新指令的发布还在披露标准、内容、质量等方面都进行了调整。在披露的标准方面,CSRD统一了报告的披露标准,所有适用企业需要按照这一标准强制性披露报告,进一步强调了“双重重要性”原则,要求企业从“企业对可持续性议题的影响”和“可持续议题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两大维度去考量报告披露的重要性议题;披露的内容方面,在NFRD的基础上,CSRD要求覆盖包括公司战略、商业模式和可持续发展的风险和机遇的内容;披露的质量方面,CSRD之后的可持续发展报告需要经独立认证和审计才有效,且对于违反规定的企业,各成员国有权对其进行相应的处罚措施,包括公布违法的法律实体和行为、命令违法的法律实体停止违法行为、行政罚款等等。此外,在可适用的企业范围上,CSRD也大幅扩张,由原先的1.17万家增至现在约5万家,包括欧盟公司以及部分非欧盟公司(包括在欧盟内净营业额超1.5亿欧元、在欧盟境内设分支机构且净营业额达4000万欧元、在欧盟境内设大型子公司和上市子公司的企业)。
欧盟ESG新规出台,对部分中国企业及行业也存在一定影响。数据显示,共有674家中国上市公司在欧盟境内设有子公司,其中目前适用于CSRD的企业共35家。在这35家企业中,曾单独披露可持续发展报告的公司仅占50%,设立ESG管理委员会的企业更是仅有31%。在报告质量上,有16家企业的ESG评级位于行业排名前20%,4家企业位于行业排名的后20%。随着CSRD的出台,这一部分中国企业将面临一次巨大的变革。
对中国国内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电子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在适用于CSRD的中国企业中,超过30%的企业涉及电子设备及新能源技术领域。未来,该行业板块及其上下游都可能受此次新规发布的影响,尤其是能耗大的行业如多晶硅等等值得特别关注。
近十年来,随着中国企业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也逐渐成为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立足的障碍。尤其是CSRD生效后,对中国企业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
相关企业应时刻关注和判断是否会被纳入CSRD要求披露的范围内,提前熟悉监管要求,进行战略部署,才能从容面对。
编辑| 樊晓凡
图源| 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