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月 30th,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中国平安:联动银行、基金、保险多业务,护航养老第三支柱建设、践行ESG关键目标

META财经| 谷笠

在近日刚刚结束的世界杯赛事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派出百人报道团队赴卡塔尔进行前方转播工作,中国平安作为独家风险保障提供商深度参与。该赛事是今年关注度和影响力均较大,持续时间较长的一项重大国际体育赛事,加上海外疫情形势复杂多变,为保障赛事的顺利转播以及中国报道团队的多方面安全,中国平安旗下平安产险凭借丰富的大型海外项目保障经验,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团提供“平安24”境外出行专属保障,总保额达4.75亿元人民币。

在打造覆盖境内外,囊括体育赛事、球员、球迷、媒体等多主体的专业体育产业保障体系方面,中国平安嫣然已走在前列。多年来,中国平安独家保险赞助北马、上马、深马等多个马拉松赛事,在国际赛事保障方面积累了深厚经验。

中国平安为中国体育产业发展赋能反映了平安集团的综合金融能力,依托这种综合金融能力及优势的发挥,中国平安在响应国家政策号召上始终走在第一梯队。

养老第三支柱建设护航者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适老化”成为了各行各业绕不开的重要话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更是提出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今年以来,国务院颁布《关于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的意见》及相关配套政策,明确构建以基本养老保险为基础、以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为补充、与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相衔接的“三支柱”养老保险体系。

作为我国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制度是我国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重要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养老保障需求的必然要求。11月25日,国家人社部宣布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合计30多个城市启动个人养老金业务试点。

政策发布后,中国平安联动旗下银行、基金、保险多板块业务,坚定做我国养老第三支柱建设领路人和护航者。

在银行业务板块,中国平安旗下平安银行作为首批获得个人养老金业务资格的试点金融机构,宣布于政策发布当日在试点城市开展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业务、个人养老储蓄业务、个人养老金产品代销业务及个人养老金咨询业务,以实际行动于第一时间对政策号召做出响应。

据悉,目前平安银行已按照国家人社部、银保监会等部委的相关政策和制度要求,完成制度建设、人员配备、系统对接等业务筹备工作。

在基金领域,中国平安旗下平安基金的4只养老目标FOF已获批增设个人养老金专属Y份额。平安基金已成立了2025、2030、2035、2045多只目标日期FOF基金和稳健目标风险FOF基金,其中平安养老2025、平安养老目标日期2030一年持有、平安养老2035及平安稳健养老一年持有共四只基金增设Y类基金份额,Y类基金份额仅供个人养老金购买。

平安基金该4只产品满足《个人养老金投资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业务管理暂行规定》中关于个人养老金可以投资的基金产品的要求,可满足不同年龄阶段、不同风险偏好的客户关于个人养老金的投资需求。

此外,中国平安旗下的保险业务板块及平安理财等专业公司也在积极筹划相关产品和服务。平安人寿、平安养老险等业务公司充分发挥保险保障功能,推出增额终身寿险、养老年金保险产品。

借助集团整体的账号管理优势、投资能力及服务能力优势,依托“一个客户、一个账户、一站式服务”的综合金融平台,中国平安可以满足客户的多种需求、多种产品、多种组合、多重保障,为广大客户提供“省心、省时又省钱”的专业养老金服务。

ESG关键目标践行者

面对万亿级别的中国养老市场和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试点,金融企业更需要以强烈的企业社会责任感为驱动,在落实“适老化”的金融创新中真正践行“金融为民”,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

除了全面接入我国养老第三支柱领域的业务建设,中国平安还着力以ESG关键目标为指引,持续践行企业公民责任,全面助力中国乡村振兴和绿色发展。截至2022年9月底,平安集团”三村工程”累计提供扶贫及产业振兴帮扶资金近500亿,惠及百万重点帮扶地区人口;公司绿色投融资规模约3198亿元,绿色银行类业务规模约1842亿元,环境类可持续保险产品保费1105亿元,负责任投融资规模超1.62万亿元。

在企业治理方面,中国平安持续吸纳国际化标准治理经验,将ESG核心理念和标准全面融入企业管理,构建了科学、专业的可持续发展管理体系,力求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2022年11月,中国平安MSCI-ESG明晟评级被上调至A级,位列综合保险行业亚太地区第一位;在全球领先的环境、社会与企业管治评级及研究公司Sustainalytics ESG风险评级中,中国平安为低风险,属于国内领先水平。与此同时,平安集团董事会深入落实多元化政策,确保董事会成员在技能、经验、多元化视野之间取得平衡,从而保持高标准的企业管治水平,助力平安深化改革和风险防范,有力保障投资者权益,对我国环境、社区和商业环境都带来了积极的影响。 

中国平安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和“健康中国”战略,以高质量发展战略为指引,充分发挥在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创新科技等方面的资源优势,积极服务实体经济、小微企业,接续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升级绿色金融行动,全力支持绿色经济转型和产业链升级,深化“综合金融+医疗健康”双轮驱动战略,实现经营业绩稳健增长。

2022年前三季度,面对国际环境错综复杂、全球经济环境持续动荡、国内疫情反复等多重挑战,中国平安坚定不移地推动各业务板块高质量改革转型,持续巩固综合金融优势,取得了不俗的成绩。2022年前三季度,集团实现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32.88亿元,同比增长3.8%;年化营运ROE为19.9%;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64.63亿元。

如此净利规模使得平安集团的展业布局可谓顺风顺水,日前以近500亿出资正式接手方正证券。

12月20日晚,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其收到证监会核准其变更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批复,对新方正集团依法受让方正证券28.71%股权无异议,核准新方正集团成为其主要股东。同日,中国平安发布公告称,平安人寿代表中国平安出资约482亿元人民币受让新方正集团约66.51%的股权。至此,新方正集团的股权结构变更为:平安人寿与华发集团(代表珠海国资)通过各自持股平台分别持股66.51%、28.50%,方正集团债权人转股平台合计持股4.99%。上述方正证券股权变更完成后,中国平安将成为这家上市券商的实际控制人。

值得一提的是,随着方正证券的实际控制人变更为中国平安,其与中国平安旗下平安证券的同业竞争问题也将走向台前。早在2021年1月29日,中国平安发布关于参与方正集团重整的公告后,有关平安证券与方正证券的合并传闻便屡屡传出,市场相关猜测不断。

根据这两家企业的2022年中报经营数据测算,一旦合并其营收、净利润、总资产等多项业绩指标加总,各项合并指标均在行业内跻身前十。截至2022年年中,平安证券营收实现79.21亿元,方正证券营收40.76亿元,加总后119.97亿元的营收总规模将位居行业第9位;以资产总额计,截至2022年年中,平安证券总资产为2698.45亿元,方正证券总资产为1755.50亿元,加总后4453.95亿元的总资产将位居行业第10位。

然而,资产达到如此级别的两家券商要想合并非朝夕之事,此前就有同个地域的不同券商传出过合并消息并引发股价异动,但多方合作公告发布后合并仍然不了了之的新闻。在相关动向落实之前,如何解决两家平安实控券商的同业竞争问题恐怕更为紧迫。

编辑| 火华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