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财经| Rain
业绩为王。
1月5日,“妖股”英飞拓大幅低开,随后封跌停板。在此之前,随着信创概念的升温,信创龙头英飞拓近期股价连连上涨,1月3日再度涨停。自2022年12月1日至今,英飞拓共取得了13个涨停板,累计涨幅超150%,被股民称为“跨年妖股”。市场普遍认为,英飞拓近期暴涨,一是抓住了“信创”概念、“数字经济”等近期热门,二是由于此前与荣耀的“绯闻”将其推到了风口上。
1月3日晚间,深交所向英飞拓下发了关注函,因英飞拓短期内涨幅较大,且触及二次涨幅异动,深交所要求公司就营业收入下降、净利润亏损情况进行解释,并说明是否存在通过处置资产进行不当利润调节的情形。但深交所的关注并未阻挡英飞拓,截止今日收盘,英飞拓再度高开高走,涨幅超6%。
然而,在业绩方面,英飞拓连续两年亏损。根据英飞拓方面昨日发布的业绩预告,预计2022年归母净利亏损6亿元-8亿元。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英飞拓亏损达14.35亿元。对于2022年再度亏损的原因,英飞拓解释称,由于合并范围减少,以及受新冠疫情反复、宏观经济和行业监管政策变化等原因,导致物联产品和数字运营服务业务板块营业收入同比下降。
全资子公司拟“出表”
2022年12月30日,英飞拓发布公告称,拟以3.26亿元的底价,通过公开挂牌方式出售全资子公司新普互联51%的股权,售出事项完成后新普互联将不再纳入英飞拓并表范围。在本次出售时,为优化新普互联资本结构,促进交易达成,公司以债转股方式向其增资5.37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自2016英飞拓收购新普互联以来,新普互联的业绩一直不负众望,超额完成当初交易对手方 “2016-2018年考核净利润不低于2亿元”的承诺,累计实现净利润2.09亿元。在经历了2019-2020的持续盈利后,2021年开始新普互联产生亏损,至今两年的时间亏损额度已接近2016~2020年期间的净利润之和。在次情况下,英飞拓仍向新普互联增资5.37亿元,此举也引起深交所注意,要求英飞拓说明是否存在通过处置资产进行不当利润调节的情形。
借壳“绯闻”或是炒作?
英飞拓是一家智慧城市整体解决方案提供商、建设商和运营服务商,主营电子安防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乘着“信创”概念的东风,英飞拓的股价不断攀升,但真正引起市场广泛关注还是与荣耀的借壳上市传闻。英飞拓与荣耀同属深圳国资背景企业,且英飞拓的全资子公司也与华为在业务上有合作往来,因此,此前荣耀寻求借壳上市的消息一出,市场便纷纷将目光投向英飞拓,认为其是最有可能被“借壳”的对象之一。
但英飞拓方面此前回应称,并未收到相关信息,与荣耀公司也暂无业务合作;荣耀方也很快出面否认了这一说法,公开回应称“有关荣耀借壳上市谣言不实。荣耀一直坚持公开透明的发展原则,也会持续多元化股权结构。当前荣耀聚焦产品创新,更好地服务全球消费者”。
一般来说,多数被“借壳”的公司业绩表现都不尽人意,加之两边千丝万缕的关联,因此即便双方都出面否认了这一传闻,市场的猜测仍然不断,也给游资提供了更多的炒作话题。
妖股神话终结
交易行情显示,1月5日,英飞拓大幅低开4.43%,开盘后公司股价呈现震荡走势,随后封死跌停。截至当日收盘,英飞拓股价报跌停价11.78元/股,总市值141.2亿元。跌停的背后,来源于昨日晚间英飞拓的一则2022业绩预告,预告称2022年英飞拓业绩再度亏损,达6亿元-8亿元。英飞拓预计2022年实现营业收入也同比下降,当年预计实现营收18亿-20亿元,而在去年同期预计实现营收29.36亿元。
近期“信创”概念如火如荼,科技部国家科技专家、方融科技高级工程师周迪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未来,数字经济将会是我国的重点发展方向,因此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信创和数字经济都会是热门话题。但他也提醒道:“至于英飞柘,个人认为,企业业绩还是最重要的,脱离业绩去炒概念,终将是无源之水。更多的还是看他后续商业行为能不能跟得上。”
前海开源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也提醒投资者,2023年随着经济面的复苏,资本市场有望走出结构性牛市,业绩再次成为投资者最关注的焦点,最终上市公司的股价是要有业绩来支撑的。所以没有业绩支撑的这些亏损股,投资风险比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