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开年以来,数字经济成为风口之一。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从国家发展战略、经济驱动引擎层面强调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地位。《规划》一出,对数字经济板块起到催化剂一般的作用,受此消息影响,A股数字经济概念全线爆发。
数字经济成为热门赛道,盘面向好
盘面上,3月3日三大指数高开,截至发稿时间,中证数字经济主题指数(931582.CSI)高开后震荡下行,盘间涨幅达0.97%,数字经济ETF(560800)涨幅近1%。成分股中,中公高科(603860.SH)涨9.9%,立方数科(300344.SZ)涨6.3%,深圳瑞捷、中国科传、立昂技术等涨幅居前。

受数字经济概念势头影响,今日计算机、通信等关联行业板块也全线走强。截至发稿时间,三大通信运营商中国电信(601728.SH),中国联通(600050.SH)、中国移动(600941.SH)分别涨2.71%、2.52%、3.49%;华脉科技、华测导航等领涨。
消息面上,《规划》对数字中国相关工作制定了全局安排,提出培育壮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研究制定推动数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措施,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随着《规划》出炉,我国数字化进程再加速。政策连番加码下,A股市场上数字经济多个细分板块表现强势。
另外,2月26日2023中国(保定)数据服务产业创新大会在保定正式召开,会议期间,中国电子商会秘书长彭李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我国的数据要素市场在国家政策引领下,正在不断探索和创新,并逐渐步入高速增长阶段。细分领域方面,数据要素的存储、分析、加工环节市场规模均超过150亿元,为数据要素的资源化奠定了扎实基础;数据交易、数据服务的产业规模分别达到120亿元、85亿元,相应模式的探索和创新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
中信证券也在研报中指出,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规划》的提出进一步强调了数字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的中的重要性,科技企业作为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将在基础设施、场景应用、平台服务、前沿技术研究等多个维度发挥重要作用。展望后续,随着国内经济的持续复苏、政策的持续支撑,国内科技板块的基本面有望逐步改善,同时板块整体的估值性价比亦较为突出。
未来,国内数据服务行业的各大龙头企业也将联合政府和产业的相关力量,共同加快数据服务产业聚集,赋能数字经济建设,积极推进全民经济的数字化转型。
20只数字经济主题基金成热点
国泰君安研报表示,ChatGPT近期火爆已经引发市场对人工智能等相关的预期升温。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具备赋能传统行业数字化转型的特征,也是国家需要掌握前沿科技话语权的关键一环,后续伴随相关政策和规划的投入,或将继续吸引资金。后续可关注招商核心竞争力A、鹏扬中证数字经济主题ETF、博时数字经济A等相关产品。
此外,博时基金肖瑞瑾在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在众多细分行业中,最为看好信创和数据要素市场的长期空间潜力,建议投资者通过数字经济主题行业基金进行布局。
META财经研究员查询同花顺数据终端发现,共有20支基金名字中包含“数字经济”,其中股票型基金共12支,混合型基金共8支。截至发稿日共有12只基金最新单位净值在1元以上,基本为近两年新成立的基金,累计规模较小,约为135亿。
其中,有三只基金位汇添富基金发行,约占数字经济主题基金总规模的52%,两只由创金合信基金发行,约占总规模的35%,三只由鹏扬基金发行,约占总规模5%。
另外,3月3日,大摩数字经济混合基金于2023年3月2日正式生效,募集期间有效认购总户数4016户,募集金额4.44亿元。


拥抱数字经济蓝海
全球范围内的数字经济市场正在迅速膨胀,2022年底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正式发布《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从规模看,截止2021年,美国数字经济蝉联世界第一,规模达15.3万亿美元,中国位居第二,规模为7.1万亿美元。从占比看,德国、英国、美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均超过65%,中美欧形成全球数字经济发展的三极格局。

从比例看,数字经济已成为各国经济领域的重要支柱。英国数字经济GDP占比达到61.2%,美国占比为60.2%,德国占比为60.0%;韩国、日本、爱尔兰、法国数字经济占GDP比重超过40%;新加坡、中国、芬兰、墨西哥数字经济占GDP比重在30%以上。《数字中国建设整体布局规划》的发布,凸显数字经济的引路效应。结合《“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2025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将提升至10%,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普及率45%,届时,中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
数字经济已经作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成为转型升级驱动力,同时也成为全球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对于数字经济这一蓝海市场,我们应该如何把握投资机会?从需求方面来看,消费互联网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则是海量的数据存储、数据处理需求,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吸引力持续增强。 具体来看,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IDC企业竞争格局中,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中国移动的市场份额占比位列前三,分别为34%、18%和10%;其次是属于第三方IDC服务商的万国数据和世纪互联,其市场份额占比均为4%。
从供给侧来看,各地方政府纷纷通过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建设拉动地方经济,数据中心建设随之成为数字化时代的“新基建”。加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数据中心建设也正在成为拉动地方经济的有效手段。此外,与数字经济中其他更依赖市场需求的领域相比,数据中心和算力中心等数字基础设施往往率先突破现有市场需求的界限,发挥主导作用,能够有效推动整个产业链的发展。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