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财经 | Amanda
这个月,发生了 “银行低风险理财集体出现亏损” 的奇观。截止到2022年3月初,有3000多只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其中有相当大一部分负收益的理财,属于R2级的稳健型产品,即原预期收益只3-5%区间。

很多投资者由此傻了眼,被基金绿就算了,你R2级的银行理财也要绿我?
再看R3级别,截至3月15日,“鑫得利”全球轮动收益延续型1+4产品第一期单位净值从最高1.1561跌至0.6252,年内回撤幅度超45%。对于一个风险级别为R3的产品,这样的波动不知要让多少不知情者大跌眼镜。
根据“鑫得利”的季报显示,从2020年末到2021年三季度末,该产品持有景顺长城优势投资5号QDII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规模占比逐渐加大,从60.64%上涨到85.13%,值得注意的是,该产品的杠杆水平为100%。
虽然“鑫得利”全球轮动的净值回撤过半,但从历史公告看,该产品的初始投资人其实暂时不会“亏本”。
普通人买银行低风险理财的目的,仅是为了储蓄生息,真图个收益的也不会掏这份钱。这个逻辑很长时间内没问题,但在银行打破了刚兑之后,这个逻辑全是问题。
据说最近这波行情下去后,银行的理财经理都开始给客户推储蓄险了。现在你去银行问,买什么理财能保本生息?Ta们只会建议——买储蓄险。
比方说,能做到刚兑,收益都写在合同上,不会有风险波动,是多长时间期的理财,到期收益有多少。最后,等快双录的时候,才告诉客户——这是保险,目前也只有保险能做到刚兑。
注意,全市场的无风险利率一直在下滑,最先体现在存款、国债上,随后储蓄险也会往下走。通常,保险会慢一拍,这个跟监管方有关。但感觉,现在跟上的速度也越来越快了。
看监管的态度,这个月应该已是最后的机会窗口。
编辑:杨帆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