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月 30th,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侨兴债”事件一晃即近十年,浙商财险将帅齐换,盈利未企稳回神待何时?

Meta财经

10月 21, 2024

王健林口中的“小目标”,成了大挑战。

还记得近十年前“流年不利”的浙商财险——

 2014年年底,浙商财险接到一笔大生意,那便是与同时作为中国企业500强和公司投保人的侨兴集团旗下惠州侨兴电讯工业有限公司和惠州侨兴电信工业有限公司,签订了私募债的货币履约保证保险。该私募债发行在蚂蚁金服旗下的招财宝平台上,本息共计11.46亿元。信用担保则在名义上由广发银行进行。

然而,馅饼里偶尔也有“陷阱”。2016年12月15日,本该到期的产品没有进行本息兑付,投保人“侨兴”在经营过程中资金周转困难,无力偿还。

更离奇的是,当年12月23日,广发银行惠州分行表示,信用担保的保函是不法分子假冒广发银行伪造的,属于“萝卜章”一枚。

而作为承保公司的浙商财险虽然也被蒙在鼓里,但承担赔款责任是跑不了,于是一边启动追偿程序,一边支付预赔付款。

到2017年1月,浙商财险发布公告称已对侨兴私募债第一、二期进行了3.12亿元的预赔,涉及原始投资者约八千人次,全部十四期则涉及原始投资人共两万余人次。

此次事件中可以看到,浙商财险的确尽了最大的努力。但,年报数据开始变得不好看了。

2016年年报显示,浙商财险当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大幅亏损6.49亿元,同比下降1372%,在全国财险公司中垫底。此前的2011年-2015年,浙商财险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478.3万元、3127.4万元、-5521.5万元、3178.7万元、5165.7万元。

也就是说,经历了“侨兴债”赔付的2016年,浙商财险把过去五年的净利润全部抖出都还差除四五个亿,说是被透支了也不为过。

今年10月,浙商财险迎来将帅齐换的局面。这近十年来,浙商财险经营实绩究竟如何,新任领导班子又能带领浙商财险真正走出当年那场“梦魇”的萦绕吗?

8年累亏24亿元,挣扎向好

作为首家总部设在浙江的全国性财产保险公司,浙商财险身负重任,地方政府也给予了诸多关注和支持。

“侨兴债”事件过后,经过多方种种努力,其保险业务收入曾在2019年达到了41.86亿元的高位,此后却陡然下滑至30余亿元,并徘徊了四年。

2020年-2023年,浙商财险的保险业务收入分别为31.16亿元、30.32亿元、31.97亿元、35.04亿元。虽然有缓慢回暖之趋势,但与2019年相比仍相差甚远。

此外,盈利状况的不乐观也是遮不住的伤口。

从2016年-2023年,浙商财险的净利润分别为-6.52亿元、-9.02亿元、-3.76亿元、-1.92亿元、0.18亿元、-1.05亿元、-2.42亿元和0.13亿元。

观者或许都有一个感觉,那就是眼见它亏损逐渐收窄、期待它抹平后起楼,然而冷不丁的一层楼还没盖稳,地基又再次凹陷。一合计,2016年至今的这八年,浙商财险累计亏损额已经超过了24亿元。

将时间观察轴拉长到“侨兴债”事件之前,成立至今近15年的浙商财险似乎盈利能力一直不太稳定,亏损额远超盈利利润。

也有好消息。据浙商财险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截至2024年上半年,其实现保险业务收入22.01亿元,同比增长16.52%;净利润为0.0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0.42亿元扭亏为盈,表现较为积极。

在75家非上市财险公司今年上半年的业绩排行中,浙商财险在保险业务收入方面排至第22位,净利润则排至第46位,上升的空间显然还很广阔。 

时隔两年又一次“将帅”齐换

今年10月8日,金融监管总局浙江监管局发布了关于蒋照辉浙商财险董事长任职资格的批复。这是一位由总经理擢升而来的新帅,只用了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

公开资料显示,蒋照辉于1973年出生,博士学位且是高级经济师,金融监管和企业管理经验丰富。早年其曾担任过中国人民银行台州市分行干部、台州市中心支行干部、上海分行杭州金融监管办工行处干部等职务,而后转入银监会系统,在中国银监会浙江监管局担任过多个职位。

2018年底,蒋照辉从金融监管机构跨界至企业金融机构,加入了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旗下的金控平台浙江浙商金控有限公司,于2020年10月,获任浙商证券副董事长。

自2022年12月30日起,蒋开始担任浙商财险总经理,至此结束了总经理空缺长达六年多的局面,成为公司第四任总经理兼任党委书记、董事及首席投资官多个职务。

无疑,蒋照辉是带着股东方的“令箭”驾到的。

股权结构显示,浙江交通投资集团持有浙商财险15亿股股份,股权比例为30%,是第一大股东,实控人为浙江省国资委。其次是浙江省商业集团、雅戈尔集团、浙江省能源集团及浙江省经济建设投资公司,持股比例分别为15.3%、12.6%、12%及10%。

实际上,前任董事长房弢此次发生职位变动的原因,同样是大股东调度计划中的一环。2024年6月时,浙江省轨道交通运营管理集团即发文,称房弢已任公司党委书记一职,并着手开展工作。而通过股权穿透,该公司与浙商财险正是兄弟企业,背后的大股东同为浙江交通投资集团。 

图源:天眼查

从保险业务到交通领域,在股东方眼中,浙商财险的高管们无论在哪个行业都大有可为。

话又说回来,浙商财险眼前面对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新一任总经理仍待补位,二是新董事长上任后面临的KPI,也就是三年后的“小目标”:到2027年,公司力争实现保费收入约50亿元,净利润约1亿元,净资产收益率达到3.2%。

1个亿,是王健林口中的“小目标”,而对于近年来一直在30亿元保费收入上下徘徊的浙商财险来说,却不失为一个大挑战。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