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月 30th,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关于幻方私募:当AI算法走进量化世界,无痛“躺赢”?

admin

2月 1, 2025 ,

风越大,越须看清围城。

当2024年的物理和化学诺贝尔奖都花落AI,AI的神秘光环仿佛向人类智力的“神坛”再上一步。

即便是在捉摸不透的股市,也鲜少有人能否认AI算法存在的价值。

也正因此,在中国私募基金的江湖里,幻方量化闯出了一片天地。

2024年末,幻方旗下的Deepseek AI公司,更是以黑马之势把中国大模型的标签钉在了世界顶尖水平之列——爽快开源的大度、竞品公司三十分之一的成本——石破天惊般冲击了美股AI版块,一时间市场蒸发超万亿美元。

原本就堪执量化私募界牛耳的母公司幻方量化,一时间在业界内外声名大噪。

幻方的自研超算平台“萤火”,既是Deepseek的算力基建,也一度被尊为私募量化的“印钞机”。

然而,探求事物的两面性永远是追求真理的必由之路,手执AI算法之利刃,真的就能在股市“躺赢”吗?

量化帝国的远虑与近忧

2024年基金净值收益率出炉,直接上干货。

截至2024年12月,幻方量化旗下共有65只基金公开披露净值,其中29只基金年内涨幅超过10%,而其余36只基金则录得下跌‌。

同期,幻方量化整体收益率为12.18%,收益率均值为13.02%。

这个数据,在全国有业绩展示的3084只私募基金(截至2024年12月底)中,幻方量化排至中位数。按机构排位,则在百亿私募中位列第19名‌。

从策略表现来看,幻方的股票量化多头策略表现最佳,财信信托-幻方指数增强7号收益率达17.94%,华润信托系列产品如华润信托-幻方量化500指数宁航1期、宁航3期等收益率均超过17%。

而量化对冲系列则表现较差,全部录得亏损,跌幅集中在4%-6%之间。其中,外贸信托-幻方量化对冲信享2号跌幅最大,达6.04%。

一份可圈可点的成绩单,还是入得了各位看官之眼的吧?

然而,量化帝国似乎也逃不过收益衰减之“魔咒”。

2021年,幻方达到管理规模300亿元,其产品年化收益达35%;2023年,规模突破500亿元,收益降至19.8%。

截至2024年,幻方的管理规模进一步突破600亿元,收益率指标继续下降6个百分点左右,至前述数据。

再退一步,抛开“魔咒”之远虑,竞争对手的激烈围攻亦迫在眉睫。

百亿私募世纪前沿,目前凭借更灵活的小规模策略,于2023年实现收益率18.3%,奋起直追;衍复投资,通过降低费率(管理费1.2%)、缩短锁定期(3个月),颇得大量中产客户青睐;宽德量化主攻基本面积累,在2023年消费股反弹中单月收益超8%。

 “500万入场券”,体感高冷

一家有望规模冲千亿的量化私募,在Deepseek火出圈之前好像甚少被“圈外”人士所看见,其原因之一,或许是这张“500万入场券”颇显高冷。

幻方对个人投资者的门槛,高达500万元,是多数新兴机构的2-5倍。有投资者戏谑,如果用买幻方的钱在上海外环买套房,房租或许也不输收益。

其二,高费率的争议也时常被投资者所谈论。具体而言,1.5%管理费加上20%的业绩报酬,假设投资金额为1000万元,那投资者的每年固定成本可能就达15万元,这一数字可能超过了中国多数家庭的年收入。

还有投资者直言,你知道它赚钱,但永远不知道钱怎么赚的。

这一点,当明确了AI算法在选股运行的逻辑后,反而成了通俗的真理。

量化选股,一般需要向AI工具投喂各种因子,可能几十种,可能上百种。而关于因子的数量、种类与成效之间,目前也没有公认的规律可循。就好比熬制中药,未必是药材多效果就好。

即便效果好,也很难准确找到直接原因,到底是其中哪个环节、哪个因子成功了。如此,准确复制某一种成功也成了玄学。

再者,2024年证监会拟出台新规,限制“异常报撤单”行为,而这恰是幻方高频策略的核心手段,或可导致其收益下滑20%-30%。

换句话说,幻方最赚钱的抓手之一,上方已有监管利剑的高悬。

此外,幻方规模的百亿级扩张亦有可能逼近其策略容量的天花板。

鉴于高频交易依赖于市场的流动性,业内估算,幻方的策略容量上限约为800-1000亿元规模,若较快达阵,或将被迫转向中低频策略——而这,正是宽德、衍复等私募对手的优势战场。

届时,幻方待如何?

在技术竞争壁垒上,幻方的优势也有被弱化的危险。

一方面是人才的高频交流,幻方的顶尖科学家屡被挖角,2023年首席AI架构师转投海外对冲基金。随着更多机构接入AI大模型,幻方的技术代差势必逐渐缩小。

当幻方最擅长的策略被同业学习继而围攻,被逐渐完善的监管政策加以约束,受内部策略的容量所限或被迫调转方向,当更多机构都用上AI算法——

幻方的光环,似乎也并非无可取而代之。

它用算法撕开了传统投资的裂缝,却又因算法陷入内卷;它上演了“机器挑战人脑”的大秀,却不得不面对更多机器的挑战。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