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月 30th,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一场不拘一格、条件“硬核”的海选:华润银行苦寻“二把手”的背后

Meta财经

2月 20, 2025

临危受命的活,不好干。

最近,珠海华润银行(以下简称“华润银行”)可谓是求贤若渴,一场寻找“二把手”——总行行长的海选,正紧锣密鼓进行中。

这场招聘不仅通过华润股份官方渠道发布,还惊动了国资委新闻中心旗下的“国资小新”微信公众号,着实是官方背书过的海选,阵仗不小。

与许多同行不约而同内部拟定“空降兵”不同,华润银行似乎搭起了一个更公开的擂台。不禁让人想起,一年前的2024年2月,作为华润银行同根兄弟的珠海农商行也是如此不拘一格,公开招聘起行长人选。

只不过,相比珠海农商行的招聘条件,华润银行不仅更加“硬核”,甚至有些许苛刻。

意味深长的“标准”

除了常规的政治纪律和人品操守要求外,华润银行某些定性定向的描述显得颇有意味。

其特别强调,应聘者须有“过硬的专业素养”和“突出的治企能力”,“能够处理复杂局面”。

图源:国资小新公众号官方发布

别小看这寥寥几句,信息量很大。

简单逆向思考一番,大概率正是因为华润银行面临着复杂局面,且迫切需要提升经营业绩,才会着墨于此两个方面。

再比对公开数据来看,以上逆推,的确为正解。

根据华润银行近两年披露的财务数据,2023年该行实现营业收入68亿元,同比增长4.26%;实现净利润13.96亿元,同比下降30.03%。

要说2023年猛降三成的净利润,某种程度上还算是外部环境影响下的后遗症,而且起码营收是增长的。而2024年的重大失利,恐怕一句“情有可原”是解释不通了。

去年前三季度,该行实现营业收入50.23亿元,同比下降2.46%;实现净利润3.29亿元,同比大幅下降78.09%。此外,2024年第三季度,华润银行单季度净亏损超过3亿元。

看看这锐减七成的净利润数据,再回味一下招聘公告中对“突出的经营业绩”的要求,原因再明白不过了。

此外,这家银行过去一年来在公司治理方面可谓也是压力山大,仅2024年至今的累计罚金便已超过千万元。

举个例子:2024年5月,由于刚性兑付代销资管计划,华润银行被罚700万元,时任行长宗少俊、个人金融部负责人兼个人信贷部总经理吴颖一并被罚。

笔笔大额罚单让本就疲软的业绩雪上加霜,有观察家戏称:华润银行这一年,简直是在“交学费”。

看来,如招聘要求所言,华润银行的确急需一位具有“突出治企能力”“能够处理复杂局面”的新行长来力挽狂澜。

还有些苛刻条件,也拉满了坊间对这次招聘结果的期待值。

华润银行明确要求行长候选人得有至少10年的银行从业经验,累计担任过下列职务3年以上:国有大型商业银行或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一级分行(资产规模需4000亿元人民币以上)行长(含相当职务),或资产规模4000亿元人民币以上的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总行副行长及以上职务。

年龄还不能超过50岁。

翻译过来就是,优秀的同行们可要做好准备了,华润银行怕是要挖你们中坚力量的墙角了。

“换血”即解药?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公开招聘行长之前,华润银行刚刚经历了一轮“大换血”。

2025年1月,银行选举了新一届董事会成员,10名董事中有8位是新面孔,只有2位是老熟人。新任董事长钱曦,此前正是华润银行行长。

这位新董事长、前行长,正是该行上一次海选的重大收获。

2023年5月,该行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总行行长,彼时的要求候选人还是1970以后出生(即年龄53周岁以下,较本次招聘条件宽松),且候选人曾任职的股份行一级分行、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资产规模则需为3000亿元以上(同样较本次招聘条件宽松)。

脱颖而出的钱氏,正是1970年出生。加入华润银行前,曾长期在招商银行工作,历任广州分行副行长、大连分行行长、总行战略客户部总经理、佛山分行行长、西安分行行长等职务。 

履职仅一年左右,钱氏便获选任为该行董事长,目前其任职资格仍待监管机构核准。

成立于1996年12月的华润银行,是国内国有资本占比最高的商业银行之一,主要股东包括华润集团、南方电网、中国电子、珠海市和深圳市国资控股企业等,这个背景不说多么“根正苗红”,但也绝对是实力雄厚。

再加上华润银行相比其他区域性银行优越的地理位置,不仅营业网点集中在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以及背靠多家央企大股东,对其业务协同及资本补充也大有裨益,经营业绩不应太差才对。

曾记否,14年前壮志雄心的华润银行制定了第一个五年规划(2011-2015年),预计到2015年末,资产规模将达5000亿元、营业收入224亿元、归母净利润突破60亿元等,进入除“五大行”之外的前十大规模的银行之列。

如今,华润银行已披露的最新营业收入和归母净利润均与目标相距甚远,只有资产规模较为接近——2024年9月末,其总资产为4278.53亿元。

对于新任董事长钱曦和即将上任的行长,同样海选出身的70后一把手和75后二把手来说,业绩企稳和合规经营两项大考可谓是难上加难。

要逆风翻盘,先觅得“良人”再议。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