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四. 5月 1st,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股价跌去七成创下新低,市值蒸发仅剩不到三分之一,上市还不满九个月,奈雪的茶还能讲“好”故事吗?

Meta财经

3月 11, 2022

Meta财经 | 黛拉

摘要:奈雪的茶究竟怎么了?“一杯好茶,一口软欧包”是奈雪式的美好,然而这份美好如今却未能在资本市场延续。

“一杯好茶,一口软欧包”是奈雪式的美好,然而这份美好如今却未能在资本市场延续。

3月11日,奈雪的茶(02150.HK)收盘报价4.70港元/股,跌幅为2.89%,再继3月9日收于4.76港元后,股价再次创下上市以来新低,距其上市之初的股价已跌去逾七成。

登陆港股不到一年,“上市即巅峰”的魔咒奈雪似乎至今仍未打破。上市不满一个月,去年7月底,奈雪股价就已经“实现腰斩”。在9月小幅反弹后,还未跨上15港元的“阶梯”,股价再度下探,随后“一路滑坡”,在去年11月初跌破10港元后,总体继续下行,在今年3月8日直接跌出5港元,在3月11日创下目前新低。

去年6月30日,顶着“新式茶饮第一股”的光环,奈雪的茶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不少投资者满怀期待,希望奈雪能满足一回他们对于“港股打新”的期许。

然而奈雪随即开盘破发。上市首日低开4.75%,报18.86港元/股,低于发行价19.8港元/股,当天收于17.12港元/股,较发行价下跌13.54%。

股价下挫的同时,连续四年亏损也成为了奈雪一处无法粉饰的“伤痛”。上个月,奈雪披露的盈利预警公告显示,预计2021年录得经调整净亏损1.35亿元-1.65亿元,之前招股书中的连续三年亏损已不是奈雪的底线。

又一个春日来临,奈雪的茶何时“凛冬散尽”?留给资本市场的想象力还能维持多久?

盈利告警,连续四年录得亏损

股价“跌跌不休”,对奈雪的茶而言或许并不意外。今年春节刚过,2月8日,奈雪就在港交所披露盈利预警公告,预计2021年将录得收入约42.8亿元至43.2亿元,录得经调整净亏损1.35亿元-1.65亿元,而这已经是奈雪第四年录得亏损。

此前招股说明书显示,2018年-2020年,奈雪三年的收益分别为10.87亿元、25.02亿元、30.57亿元;同期净亏损分别为0.7亿元、0.4亿元、2.03亿元,三年累计亏损超过3亿元。

对于过去连续三年的亏损,奈雪在招股书中称,主要原因是公司不断迅速扩大业务规模及扩展茶饮店网络。2020年净亏损进一步扩大,归因于确认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负债公允价值变动1.33亿元。

而在此次盈利预警公告中,奈雪表示,“2022年1月,奈雪的茶茶饮店同店收入维持恢复态势。中国大陆的新冠疫情有所缓解,位于西安的奈雪的茶茶饮店已完全恢复营业,疫情对公司业务表现影响有限”,同时还指出,“公司推出的霸气黑桑葚等产品普遍受到消费者欢迎,对公司业务表现带来积极影响”。

连续第四年亏损其实已经说明奈雪前期的所有亏损都没有转化为竞争的差异化,亏损是为了换取营收、两者深度捆绑无法切割,也意味着企业实现自主盈利遥遥无期,不仅会造成经营资源的不断流失、投资者也会逐渐离开。

3月11日收盘,奈雪股价报4.70港元/股,跌幅为2.89%,股价创下上市以来最低价。最新总市值为80.61亿港元,距其上市之初的320亿港元,目前市值已蒸发近240亿港元,距上市时仅剩不到三分之一。

回看奈雪赴港上市时的行情,正是南下资金热炒港股的时期,在券商和原投资者的鼓动下得以超高估值挂牌上市,但随着南下资金势头减弱、券商和原投资者对支撑股价的意愿降低,就导致泡沫化的估值逐渐回归正常区间。

而如今如果奈雪继续无法让市场看到成长和盈利可能会在短期内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今后股价就无从反弹,更不会恢复到IPO时的高度。

目前来看奈雪的茶仍无法在短期内形成稳定的盈利预期,而类似的新茶饮也跃跃欲试准备登陆香港资本市场,对于奈雪的股价会形成更大的冲击,因为新股的炒作获利空间大于奈雪这样的“老”股票。

成败皆在“扩店”

奈雪的茶何尝不想盈利呢?在改善和提升盈利举措上,从扩张门店下手,奈雪的步履没曾慢下来。

据其招股说明书,奈雪的茶茶饮店数量从2017年12月31日的44间,在2020年12月31日增加至491间。同时计划于2021年及2022年主要在一线城市及新一线城市分别开设约300间及350间奈雪的茶茶饮店,其中约70%将规划为奈雪PRO茶饮店。

而奈雪的门店总量这一数字,也在2021年12月31日再次更新,截至去年年底,奈雪的茶饮店已达到817家,在2021一年间,奈雪的茶就新开出了326家店,平均每个月大概新增27家门店。

扩张店面倒也符合其招股书中的增长策略,首条便是牢固在现有市场的领导地位及扩大在新市场的业务范围。

但新茶饮是人为制造的市场热度,本身的同质化竞争程度非常高,奈雪的竞争力不在于产品或品牌、只是先发优势形成的规模效应,而随着竞品越来越多、资金越来越多,先发优势就会逐渐消退,市场彻底沦为红海。

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发布的《2021新茶饮研究报告》显示,2021年新茶饮市场的市场规模增速从2020年的26.1%放缓至19%。其中新茶饮面临的五大挑战之一便是企业快速发展带来的系列问题,如人才和管理能力不足;制度、文化、培训等不到位。

截目前,黑猫投诉平台上关于奈雪的茶的投诉量共有626条,投诉问题集中在现金券使用纠纷、食品饮品安全卫生、服务态度及会员成长等方面,而最新的一条投诉便是奈雪欧包发霉问题。

在2021年,奈雪两门店就被爆出餐饮卫生问题,8月2日,有媒体报道了奈雪的茶北京西单大悦城店、长安商场店出现“地面有蟑螂”、“用发黑芒果”、“生产标签标识错误”等问题,随后,奈雪接连被广东市场监管部门和北京西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约谈。

而在4天后,8月6日,东莞市市场监管局发布《关于对我市“奈雪的茶”开展食品安全飞行检查情况的通报》。通报显示,深圳市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东莞7家分公司存在场所未保持洁净,食品处理区存在积水情形;食品和非食品未分类分架、离墙离地存放;未落实从业人员健康管理和食品安全自查等问题。

10月10日,“北京消协” 微信公号发布消息,北京市、区市场监管局在北京全市范围内对连锁餐厅、“网红”餐厅、美食城等餐饮企业开展了食品安全大检查,发现部分连锁餐饮企业存在食品安全问题,其中就包括奈雪的茶7家门店。

除此之外,在今年年初,在喜茶宣布降价备受市场瞩目后,奈雪也在沉默中加入了新茶饮降价“混战”,目前奈雪的茶小程序点单页面中出现了一个“超值好喝(9元起)”的栏目,茶饮价格均在20元之下。在经历新茶饮行业产品种类、跨界联盟以及供应链等等环节的内卷后,饮品降价是否会成为新茶饮行业新的内卷渠道?奈雪的茶未来又将依靠什么盈利?

编辑:杨帆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