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三. 4月 30th, 2025

全球财经的动态观察站 | 解码元宇宙时代的投资逻辑 。我们拒绝‘正确的废话’,只提供可验证、可操作的财经认知武器库。让复杂金融现象回归第一性原理。

奔驰财报启示:现金流为盾、产品为矛,百年车企的“韧性战法”

META财经|麦穗

当行业深陷“利润焦虑”时,奔驰以92亿欧元现金流筑底、36款新车开道,在“守现金”与“攻市场”的攻守棋局中,演绎了一场百年豪门的逆周期落子。

当全球汽车业在电动化与智能化浪潮中陷入“卷无可卷”的焦灼时,梅赛德斯-奔驰以一份看似“利润缩水”、实则“筋骨强健”的财报,向市场展示了百年车企的战略定力。

梅赛德斯-奔驰集团2024财年数据显示(数据来源:奔驰集团财报):息税前利润136亿欧元,同比下滑30.96%;营业额1456亿欧元,同比下降4.46%。然而,在支付超百亿欧元股息及股票回购后,其工业业务自由现金流仍达92亿欧元,净流动资产稳定在314亿欧元——这组“利润让步于现金流”的数据,恰似一场精心设计的“财务韧性演练”。


尽管利润承压,奔驰的现金管理堪称教科书级别。2024年,其乘用车与轻型商用车业务现金转化率(CCR)维持高位,硬是在销量下滑、价格战激烈的环境中,将自由现金流锁定在92亿欧元(数据来源:奔驰集团财报)。汽车行业分析师田力向《华夏时报》指出:“强大的现金流为奔驰的战略转型提供了‘弹药库’,即便在行业寒冬中,也能确保研发投入与产能扩张不减速。” 这一评价直指核心——奔驰看似“保守”的财务策略,实则为未来三年的激进产品攻势埋下伏笔。

值得注意的是,奔驰并未因利润压力缩减研发投入。2024年,其研发支出高达97亿欧元(约合人民币737亿元,数据来源:奔驰集团财报),重点投向MB.OS操作系统、纯电平台及智能化技术。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在财报沟通会上直言:“卓越产品与成本控制是穿越周期的双引擎。” 这种“左手节流、右手开源”的平衡术,恰是奔驰“百年老店”的生存智慧。

如果说现金流是盾,那么奔驰未来三年的“史上最大产品攻势”便是矛。2025至2027年,奔驰计划推出36款新车(数据来源:奔驰集团财报),涵盖燃油车与电动车两大阵营,剑指高端豪华、核心豪华、新生代豪华三大细分市场。

高端豪华市场,2026年全新S级改款登场,AMG品牌将推出混动V8与纯电性能车,G级越野车亦将推出“精悍版”产品,以巩固百万级市场的统治地位;核心豪华市场中,纯电GLC、C级、E级轿车组成“电动三剑客”,直面特斯拉Model Y与宝马iX3的竞争;而新生代市场则以全新CLA打头阵,搭载自研MB.OS架构与“无图”L2++智驾系统,瞄准Z世代对智能与个性化的需求。

这一波产品浪潮不仅是对市场份额的争夺,更是对豪华定义的重新书写——电动化与燃油车并行的“双轨战略”,既规避了激进转型的财务风险,又以模块化平台(如VAN.EA)实现成本集约化。

中国市场在奔驰全球战略中的权重,已从“最大单一市场”升级为“创新策源地”。

2024年,奔驰在华销量68.36万辆(数据来源:奔驰集团财报),虽同比下滑7%,但国产车型占比超82%,且长轴距GLC、C级车交付量逆势增长。更值得关注的是其本土化战略的三大跃迁:

其一是研发主导权上移。中国团队主导开发智能座舱、智驾功能,甚至全球车型的电池组与操作系统。例如,全新长轴距CLA将首发由中国研发的“无图”L2++智驾系统(技术合作方为国内自动驾驶企业Momenta,数据来源:《每日经济新闻》),打破外资品牌依赖海外技术的传统路径。

其二是供应链深度整合。通过零部件本土化率提升,目标降低10%材料成本(数据来源:奔驰集团战略沟通会),同时评估经销商网络优化,以应对自主品牌的价格冲击。

其三是专属产品矩阵。至2027年推出7款中国专属车型(数据来源:奔驰中国战略规划),涵盖纯电MPV(基于VAN.EA平台)、长轴距GLE等,以“奔驰标准+中国速度”抢占细分市场空白。

奔驰中国研发负责人曾向《每日经济新闻》透露:“中国市场的智能化需求已领先全球,我们的任务是将这种‘超前性’反哺全球车型。” 这种“以中育全”的策略,或将成为跨国车企在华发展的新范式。

韧性时代的“大象转身”
奔驰的财报,映照出传统豪华车企在变革期的典型姿态——既要以现金流筑牢护城河,又需以产品创新撕开市场缺口。其战略内核可概括为:用财务韧性换取转型时间,用技术纵深构筑竞争壁垒,用本土化创新激活增长引擎

正如康林松所言:“精干、敏捷、强大,是奔驰应对未来的三重奏。” 当“蔚小理”们以互联网速度颠覆行业时,奔驰正以百年积淀的体系力,演绎一场“慢即是快”的生存哲学。

这场博弈的终局,或许不在于谁能彻底淘汰谁,而在于谁能在燃油与电动、全球化与本土化、成本与创新的平衡木上,走得更稳更远。

(本文部分数据引自梅赛德斯-奔驰集团2024年财报及《中国经营报》《每日经济新闻》相关报道)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