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热内冷,谨慎并乐观着。
随着2023年上半年A股最后一个交易日的就结束,20家白酒上市公司的股市成绩单也一目了然——“酒劲”似有不足!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有只5家上市白酒企业上涨,名列涨幅第一的是刚刚宣布剥离房地产业务、牛栏山背后的顺鑫农业,伊力特和*ST皇台跟随其后,此三者涨幅分别为12.98%、10.72%和5.86%;金世缘、迎驾贡酒紧随其后,而贵州茅台则较为令人意外的以-0.59%名列第7。
A股白酒版块是极其独特的一个版块,毕竟除了商业交易,中国白酒消费背后还蕴含着太多文化情结和情感意境,如“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又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或许正因为如此,在消费者眼里,白酒行业总是蒙着一层“跌不穷”“倒不了”的滤镜,即使白酒产品在相当程度上已普遍发生了价格倒挂现象——实际零售价低于出厂指导价之时。
这其中,此前备受市场热捧的白马股酒鬼酒,曾在3年多时间内带来了17.7倍的回报率,然而其试图打造的高端产品内参酒,原本1499元/瓶的零售建议价,在市场上成交价最低曾跌至780元/瓶左右。同时,酒鬼酒股价亦是一路狂泻,当前较2021年最高点累计最大跌幅达68%,高位蒸发市值达600亿元以上。此外,水井坊也正在经历类似的困境,股价较历史高点迄今累计最大跌幅超六成。
除了茅台之外,头部名酒企业几乎普遍陷入了库存压力和需求不足引发的价格倒挂漩涡。从近期的6.18大促表现来看,泸州老窖、贵州习酒、舍得、今世缘等旗下核心产品的促销售价均低于产品零售价格。
不出意外,“去库存”的主旋律将在2023年下半年延续。
行业马太效应加剧
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酿酒总产量为5427.5万千升,同比微增0.8%;营业收入9509.0亿元,同比增长9.1%;利润总额2491.5亿元,同比增长达27.4%。
从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据看,基本与全行业规律一致:产量收紧,营收少增,利润多增。
2022年,全国规模以上白酒企业数量963家,酿酒总产量同比下降5.58%至671万千升;实现营收6626亿元,同比增长9.64%;利润总额2202亿元,同比增长29.38%。
伴随酿酒总产量而来的是高企的白酒库存,白酒库存究竟有多高呢?根据统计,2022年19家A股上市白酒企业总存货1323.6亿元,如果算上非上市公司的存货,总量将更大。其中,库存量排名第一的为贵州茅台,388.24亿元的库存量相较于2021年增长了16.26%。;紧随其后的是洋河股份存量177.29亿元,同比增长5.51%;五粮液存货159.81亿元,同比增长14.02%。
在行业普遍面临库存压力之背景下,泸州老窖、老白干酒、古井贡酒、舍得酒业、今世缘、伊力特6家企业存货增长均在20%以上,其中泸州老窖以35.22%的库存同比增量位列库存量增长幅度榜首,压力明显更甚。
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年度注册白酒企业至今存续共1405家,也就是说,占比为68.5%的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却囊括了全国白酒企业利润总额的88.4%。
事实就是,该行业的集中度正在加速提高,周期性调整是必然,而过去三年的疫情则加速了这种调整的到来。可以预见,相当长的时间内,白酒不再是那个拥有普惠红利、谁都能轻松分一杯羹的行业,头部企业将分走绝大部分市场蛋糕。
这一点在行业酒企数量的变化上已有体现。前文提到2022年共有1405家注册白酒企业存续,而2017-2021年这一数据为6454、8573、7512、7065和4666家。可以看到该数据在2018年达到高峰,随后即一路下降,至2022年较之2021年则下跌了近70%,较之2018年则下跌了83.6%。今年截至6月底,新增酒企尚不足300家。
入局玩家锐减的同时,另一边规模以上酒企数量也在变化。2018年,全国规上白酒企业数量为1445家,到2022年仅剩下963家,下降了33.3%。究其原因,自2016年白酒产业复苏以来,头部白酒优质产能不断增长,占据了更多的市场份额,加速了尚未形成品牌效应的中小酒企和落后产能的淘汰。
而就在这批经历了市场筛选打磨,留存下来的963家规模以上企业中,2022年,其中有165家产生了亏损,亏损率为17.05%,较之2021年末13.47%的亏损率又有扩大。
同时,申请破产重组、拍卖的酒企的消息不时出现。
六月下旬,“河南酒王”宋河酒业提出的破产重整申请已获得当地法院受理。根据裁定书,截至2022年10月31日,宋河酒业公司单体全部资产账面价值为9.69亿元,评估清算价值为17.52亿元;截至2023年4月28日,宋河酒业负债共计115.86亿元。可以基本判定为资不抵债,前者几乎只及后者一个零头。
此外,酒企破产名目仍在增加,目前已知的有黄山头酒业、松鹤破产、华山酒厂、太行老窖、安徽省运酒厂等等。
业绩增估值不涨,怎破局?
随着业绩半年报临近,本周多家白酒公司召开股东大会并表示,充分认知到消费弱复苏现状,对未来也表现出相对乐观的展望。
事实上,当前白酒行业普遍面临需求偏弱与业绩压力的双重考验,从节日消费场景对需求仍有刺激作用可以判断,消费复苏仍有上行趋势;另一方面,消费选择仍在向名优酒企集中。规模以上企业数量的持续减少,大型集团并购加速,以及诸多中小酒企被逐步边缘化甚至退出等行业现象便是事实佐证。
从去年业绩表现来看,A股上市白酒企业2022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约17%,净利润同比增长约21%,其中14家酒企营收净利双增,营收涨幅较高的超过30%。
头部企业的业绩更加突出。2022年,贵州茅台营收1275.54亿元,同比增长16.87%;净利润为653.75亿元,同比增长17.33%;五粮液实现营收739.7亿元,同比增长11.72%;净利润272.97亿元,同比增长14.13%。增长仍然是行业主旋律,白酒行业前五营收已达2829.66亿元,占规上白酒企业营收的42.70%;净利润已达1172.46亿元,占规上白酒企业利润的53.25%。
而近日宣布剥离房地产业务的“百亿守门员”顺鑫农业去年年报显示,其白酒类收入出现下滑,仅有81.09亿元,同比减少了20.70%;净利润亏损达6.89亿元,同比下滑754.65%,成为少数营收净利双降的白酒企页之一。早在2019年,该公司白酒营收便超过100亿,而此后三年间,其白酒业务板块一直在100亿业绩线原地踏步,直到2022年白酒业务营收收窄,掉出百亿阵营。
白酒行业的整体增长似乎没有牵动股市的信心。前段时间,白酒板块持续遭遇调整,甚至在6月中旬整体板块估值跌至近5年来24.61%的历史百分位,显然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有基金经理表示,结合白酒行业区域集中和稳定的行业格局,及总体较为稳健的增长情况判断,白酒行业估值整体处于合理偏低的水平。主要高端白酒公司的估值已回到30倍左右的水平,次高端估值回落到25倍以下,区域酒估值在20倍左右。总体而言,当前板块估值底部信号已现,或迎来事宜的长期价值布局期。
根据东方财富数据,截至7月3日,白酒概念板块近一周涨幅1.53%,近一月涨幅1.53%,近一季涨幅1.53%。昨日收盘数据显示,其中酒鬼酒、山西汾酒、全聚德、水井坊、舍得酒业位列板块涨幅前五位,涨幅分别为7.22%、6.00%、5.01%、4.85%、4.41%。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片源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