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较2月上升0.3个百分点,即已突破5.5%的目标阈值上限,而去年同期为5.3%,显示就业持续承压。国内疫情多点爆发、北方地区节后复工较慢、企业盈利水平回落等多重因素共振,调查失业率冲高。向前看,由于疫情尚未缓解,4月就业压力或进一步提高。
3月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速为-0.9%,铁路运输、航空运输、住宿、餐饮等接触性聚集性行业受疫情影响较大。李超团队认为,在4月疫情延续、各地封控力度有所加强,若全国供应链未能得到及时修复、工业企业复工复产进度有限,则工业生产将进一步承压,服务业生产冲击剧烈,生产端回落压力较大。

向前看,4月就业压力或进一步提升:其一,疫情面广、点多且频发,涉疫城市内部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其二,由于担心疫情从外省传入,各地物流管控趋严,上下游企业受到共振影响。
说回24君最为稔熟的领域——汽车产业,每增加1个就业岗位,就会带动相关产业增加7个就业岗位。但目前状况下,部分省市和个别行业的影响正在外溢。
与此同时,根据统计局披露,一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总量1.78亿人返城基本完成,城镇劳动力供给较为充分,突如其来的疫情或将对失业率造成更大的冲击。
此时,单看1.78亿人农民工数据,都不用再估计1076万的2022届毕业生数据了。
李超团队的结论是:参考两年前武汉疫情经验,未来存在上调5.5%失业率目标的可能性。
就像合肥方面原本只是预演“静止”却不料怕啥来啥,墨菲定律的魔笛再次吹响。哪怕是这两天大举人力支援沪上的京东,也因为广告市场的变化正在对相关岗位做被动调整。至3月底,这波“毕业潮”已波及到了多个部门,其中京喜、京东零售、京东科技的情况最受关注。
从京东裁员情况可看出,相关部门的广告、渠道及运营岗位存在冲击。京东零售的全渠道业务、广告运营业务,平台及广告服务业务的“优化”比例最为突出。全渠道业务的“优化”比例——90%。
据脉友统计,京东裁员给出的是N+1的赔偿,部分员工还在争取2N,其中年假和调休都按照1:1换算工资,N的赔偿部分如果超出一定数额后需要缴税,办理时间最迟到月底。据说,涉及的员工数量达上万人。
对于就业情况,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同样认为,就业压力短期内明显加大。今年3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8%,属于2020年6月以来最高。其中16-24岁调查失业率绝对值较高(16.0%),部分反映今年毕业生就业压力;25-29岁调查失业率同比变化较为明显,主要是3月以来疫情的影响。
这位“新财富”宏观策略第一名指出,从调查失业率已高于年度目标来看,政策毫无疑问将继续布局稳增长。届时,“疫情底+稳增长”的宏观定价逻辑,将较目前更为清晰。
而从WIND全A走势来看,1月的权益市场调整包含第一条线索的扰动;2月底至3月中旬的调整包含第二条线索的扰动;4月初以来的调整包含第三条线索的扰动。当前疫情走势仍是影响宏观定价的关键因素,如后续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则经济再度进入常态化阶段;同时3-4月将大概率形成企业盈利的谷底之一,宏观面将过渡为第四条线索主导。
编辑:杨帆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