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多分少,有了就好。
2024年上半程已过,上市银行的业绩表现中一个重要延续仍是净息差收窄,净息收入普遍下滑。除了做债能力强的几家银行,更多的都在努力扩大中间业务盘子以对冲净息差压力。
尽管顶着净息差下行、信贷增速放缓、中收疲弱等盈利压力,各家上市银行如何安排备受关注的中期分红方案,仍是躲不过的灵魂拷问。
首先是国有六大行一马当先地表态,表示将响应落实“新国九条”的要求带头增发预计逾2000亿元的“大红包”。
其次是部分股份行和城农商行也官宣了中期分红方案,或至少向外界释放出积极信号。
点兵环节已至,各位投资者买到了吗?
11家银行分红较为明确,六大行合计约1900万元
根据六大国有行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交通银行披露,其中期分红金额分别约为511亿元、493亿元、407亿元、356亿元和135亿元。
剩下的邮储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拟实施的2024年度中期分红派息总额占上半年合并报表口径下,归属于银行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不高于30%。暂且按照30%分红比例顶格计算,该行中期分红金额将达到146亿元。

图源:根据公开披露梳理
粗略合计,六大国有行中期分红总额约1900亿元。
在银行股乃至整个A股市场中,国有大行都是高股息率的“头面”。以工商银行为例,可查数据显示,自2006年上市以来其现金分红已超过1.4万亿元,是A股分红金额最高的公司。
2023年,工行年度分红总金额为1092亿元,每10股现金分红金额为3.064元(含税)。按照工行2023年的平均股价计算,其A股和H股股息率分别达到6.5%和8.5%。
此外,去年以来,银行股在避险情绪浓厚的A股市场也成了各路资本的重点关注,该板块涨幅领先——达约30%,如此大幅度的上涨历史上可能只在2014年和2017年出现过。
其中的国有大行股价屡创新高。六大国有银行中有3家今年累计涨幅超过40%,交通银行领涨达47%,涨幅最小的邮储银行也有26%。虽然随着股价抬升,国有行的股息率有所下降,但中位数仍在5%以上,堪称坚挺。
由此,国有六大行的总市值也从2023年底的6.6万亿涨到了8.8万亿。这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一整个创业板的总市值。跌跌不休的创业板总市值从去年的11.4万亿缩至近期的8.7万亿,仅从市值角度论,1349家创业板公司加总起来可能也没超过六家国有银行。
同样也披露了大致中期分红数字的还有中信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沪农商行和华夏银行,分别约为99亿元、57亿元、48亿元、23亿元和16亿元。
其中,上海农商行分红比例意外成目前最高,为33.07%;华夏银行分红比例目前为垫底位置,为12.77%。
根据华夏银行发布的2024年半年度报告,期末其资产规模达4.33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1.73%;实现净利润127.16亿元,同比增长2.84%。
同时,该行还公布了2024年中期利润分配预案,拟向登记在册的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股利1元(含税),拟派发现金股利15.91亿元(含税),中期现金分红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普通股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5.13%,占合并报表中归属于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的比例为12.77%。
17家上市城商行一家明确,五家有意推动分红
在A股17家上市城商行中,目前只有南京银行明确了预计的中期分红数字,其决定以2024年6月30日普通股总股本为基数,向全体普通股股东每10股派送现金股利3.587元人民币(含税),共计派发现金股利37.103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32%。
北京银行在半年报中表示,将综合考虑公司盈利情况、资本情况、监管要求和未来可持续发展等多方面因素,积极研究和推动中期分红方案。
杭州银行已授权董事会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制定并实施具体的中期分红方案。青岛银行表态在有条件的情况下,董事会可以根据经营状况提议进行2024年中期现金分红。苏州银行、兰州银行也称已授权董事会在符合利润分配的条件下,制定并在规定期限内实施具体的中期分红方案。
分红的前提自然是有钱可分,那么17家上市城商行的今年上半年业绩底色究竟如何?
根据公开数据统计,2024年上半年,17家上市城商行合计实现营业收入2594.30亿元,同比增长4.61 %;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105.27亿元,同比增长6.17%。
虽然和国有六大行这种大块头不能相比,但也有65亿元的平均盈利。
在营收方面,17家城商行中有12家正增长,5家负增长。同比增速前五名为青岛银行、南京银行、江苏银行、宁波银行和北京银行,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1.28亿元、262.16亿元、416.25亿元、344.37亿元和355.44亿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1.98%、7.87%、7.16%、7.13%、6.37%。
从归母净利润来看,有13家正增长,4家负增长。增速前五名为杭州银行、齐鲁银行、青岛银行、苏州银行和成都银行,其归母净利润分别为99.96亿元、23.47亿元、26.41亿元、29.53亿元和61.67亿元,同比增长20.06%、16.98%、13.07%、12.10%、10.60%。
值得注意的是,营收和净利润两项增速表现中,青岛银行均在前五之列。
不过,面对9月7日有投资者在互动平台关于中期分红的提问,公司回答表示虽然截至2024年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较2023年末有所提升,但该行核心一级资本充足情况在42家A股上市银行中仍处于相对较低水平。下一步会综合考虑股东投资回报水平、资本充足水平、经营发展的长远需要及监管部门指导意见等多种因素,综合研判中期分红事宜。
事实上,银行一般较少在一年的中期进行分红,今年选择中期主动分红或主要是考虑了“新国九条”的因素。
所以,对于即将收到上市银行“红包”的投资者来说,最重要的即是摆正心态——分多分少,有了就好!至于尚未收到囊中银行股分红的投资者,也当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且看2024年下半年,或有惊喜。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