吵赢不重要,业绩会说话。
此前,“网红”经济学家任泽平和东方港湾私募基金董事长但斌的互怼引发多方围观,前者在微博有550万余粉丝,后者粉丝量更达1300万余。
隔空互怼白热化阶段,任泽平发文称“随手一搜,这东方港湾谁家的公司,这么差的产品业绩,亏了五六成,这不是踏空,做空也不止啊,亏了这么多,这都是老百姓的血汗钱”。同时还附上多张有关东方港湾相关产品业绩的截图。
还是要用事实说话。
像但斌这样既是私募创始人又是产品直接管理人的核心人物,公众舆论除了关注其作为管理者的能力,其个人麾下的产品业绩也常常是目光焦点。
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有10只以上在管产品的私募创始人共有10位,其有业绩显示的产品共178只,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17.51%,中位数为13.24%(考虑到披露数据的完整性,故选取截至10月底的业绩数据)。

图源:meta财经根据私募排排网数据制作
但斌、胡鲁滨、王文:分列冠亚季军,剑指主观多头
上图可以看到,东方港湾但斌管理的19只私募产品,今年以来截至10月底的收益均值为46.01%,主打主观多头策略,在表中十大私募创始人的业绩表现中居首位。
这种优异表现,离不开但斌对乘上了“Ai之风”的英伟达之看好,且对于英伟达的暴涨,但斌一向不吝夸赞,也许正是因为东方港湾大多数产品都将英伟达作为重仓股。
今年1-10月,但斌麾下管理的前10只产品收益均在40%以上,或受益于近期英伟达股价的继续走高,旗下产品收益对比9月底来看有所上升。其中”东方港湾海雅国际二号”以59.57%的收益位居首位。
但斌之下,大禾投资创始人胡鲁滨管理的有业绩显示的11只产品今年以来的收益为32.28%,其中“大禾投资-掘金23号”以33.5%的收益位居首位。另外,规模高达10亿的“大禾投资掘金5号”产品,业绩表现同样亮眼。
2024年4月,胡鲁滨在一场投资者交流会上提到,目前其公司持有的行业主要是制造业、互联网、金融和消费品,看好的主要考量为商业模式、行业优秀公司及其相应的比较有吸引力的估值。
排在第三位的是日斗投资创始人王文,公司旗下大部分私募产品为王文和邹文共同管理,资料显示,王文为公司董事长,邹文为公司投资总监。王文手握的有业绩显示的12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为29.53%,其中“日斗共同A类份额”以107.06%的翻倍式收益居首。
日斗投资曾艺术性的将近期A股行情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风动,帆不动,心不动,心如死灰,仁者无忧;第二,风动,帆不动,仁者心动;第三,风动,帆也动,心动加速,仁者乐山;第四,风停了,帆在加速,心花怒放,仁者无敌。
仿佛明白,却又看不透。如果确有此四个阶段,现在又在行进至何处?
量化类私募创始人刘锡斌之列,气势稍逊
跟在王文之后的为宏锡基金创始人刘锡斌,其管理的12只私募产品今年来收益均值为15.98%,其中4只产品收益在20%以上,在量化策略中还是算表现突出的。
只不过伤害来自比较,其与前三名的主观策略践行者所获收益显然还不在一个大气层。
据了解,刘锡斌具有超十年的量化CTA策略研究、交易、风控经验,熟悉国内外趋势跟踪策略与多种量化CTA模型。公司团队的24位成员大部分来自于国内外知名理工和金融名校,拥有自主研发的智能交易系统和丰富多元的量化策略体系。
同样主打量化策略的衍复投资创始人高亢,则可谓是量化界的学霸。中学时曾保送北大,后又在美国麻省理工连修四个学位,再加上量化策略研究独到、产品业绩表现优秀等,被称为量化“四大天王”之一。其创立的衍复投资成立于2019年7月,仅用一年多时间便实现管理规模突破百亿,成立至今实盘管理规模超过500亿元。
从高亢管理的产品业绩来看,有业绩显示的13只产品今年来收益均值为12%,其中“衍复专享500增强1号”以19.11%的收益位居首位。
或许是不会当程序员的学霸不是好老板——同时作为两家头部私募创始人的袁豪,是美国普渡大学计算机科学博士,本科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曾在2002年和2003年两次获得ACM(美国计算机协会)-CPC国际大学生程序竞赛北京赛区冠军。
其麾下的博普科技成立于2012年,另一家前海博普资产是前者子公司,成立于2015年。从袁豪旗下产品业绩来看,19只产品今年来收益均值为10.43%,其中主观多头产品收益最高的是“博普瑞恒一号证券投资A类份额”,今年来收益高达36.76%;量化CTA收益最高的是“博普CTA多策略2号A类份额”,今年来收益为11.65%。
下面这一位创始人,虽然业绩没拿第一,但论“劳模”一定是NO.1 。
这就是大名鼎鼎聚宽投资创始人高斯蒙。私募排排网显示,其有业绩显示的产品多达40只,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10%,其中“聚宽创享一号”今年来以15.16%的收益位居首位。
在成立聚宽之前,高做过数字货币量化交易算法,还做过数创的CTO兼合伙人,属于是真懂技术的创始人。2015年,高斯蒙放弃了纯技术路线的职业规划,在北京成立了聚宽投资,主要做量化平台。在2017年另一位合伙人王恒鹏加入后,公司逐渐往量化私募转变并取得了私募牌照。
虽然暂时位列表中十大创始人业绩的倒数位,千象资产创始人陈斌的前景却被不少业内人士看好。资料显示,两位创始合伙人陈斌与马科超是高中同学,2012年年底开始合作研发CTA策略,2014年开始注册私募公司并发行相关产品。从目前公司团队来看,研发人员占比高达约70%,投研人员硕博占比超90%,均来自清华、交大、复旦、中科大等国内外知名学府。
陈斌管理的17只产品今年以来收益均值为9.31%,中位数为10.55%,对比9月底数据来看,前10产品收益均有所上升。其中收益最高的是“千象灵活配置精选9号”,今年来收益为13.98%。
平心而论,不论排名尚且如何,十位创始人的管理业绩放之整个基金行业乃至大盘表现来看都还可圈可点。毕竟,私募基金大部分以个人创业为主,身后没有国企及其他金融机构的加持。特别是今年以来,新注册成立私募基金门槛非常高,导致私募新创业已经基本不可能。存量的私募机构也因为过去三年资本市场低迷,处于整体行业亏损期。
10月23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下称“中基协”)官网对外发布了最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及产品备案月报,仅在9月份,就有65家私募基金管理人被注销。结合往期的数据来看,今年前三季度,中基协注销的私募机构数量约1300家。
面对监管趋势、行业洗牌和愈发复杂的内外环境,已经起家立身的这批私募创始人一方面少了很多被后起之秀弯道超车的竞争压力,但存量竞争压力也只多不减,从投资策略,金融科技实力,到人才积累和合规治理,一块板都不能少。
至于嘴皮子功夫怎么样,可能真不重要。
声明:Meta 财经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